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60字。

  唐诗二首
  【导学目标】
  1.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感受诗歌意境,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诗人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4.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课时完成《卖炭翁》。
  第一课时 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情景导入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落到四川成都,求亲告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座小茅草房,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刚盖起不久,就在这年的八月遭到一场暴风雨的洗劫,屋顶的茅草被刮走,屋内彻夜漏雨不止,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感慨。
  自学互研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三重茅(chóng)    挂罥(juàn)
  长林梢(cháng)  沉塘坳(ào)
  布衾(qīn)  大庇(bì)
  怒号(háo)  突兀(wù)
  广厦(shà)  见此屋(xiàn)
  2.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读准节奏,选择一节划分节奏,并试读。
  【交流点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读通诗意。
  【交流点拨】(选择第1、2节),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的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江对岸。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3.你认为这首诗可分几层?并概括层意。
  【交流点拨】每节为一层。第一节五句:秋风破屋。第二层八句:群童抱茅。第三层五句:长夜难眠。第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