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8330字。
吉林省长春市2019届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卷(二)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60分)
1.蒹葭苍苍, 。(《诗经 蒹葭》)
2. ,弗食,不知其旨也; ,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 学记》)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木兰诗》)
4. , 。最爱湖末行不足,绿杨阴里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 , ”两句,写出桃花源和平安宁的社会坏境。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表现了诗人舍己济世的博大情怀。
7.在《登飞来峰》中,王安石用“ , ”表达自己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决心。
8.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吋有》中,苏轼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的作者是 (人名), (朝代)诗人。(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落英缤纷( ) (2)屋舍俨然( )
(3)便要还家( ) (4)后遂无问津者( )
11.分析作者起笔处描绘桃花林的好处。(2 分)
12.结合文本分析世外桃源给人留下的美好印象。(2 分)
13.作者既虚构了如此美好的桃花源,又在文末暗示桃花源“仙踪难觅" ,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3 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伯宗妻
晋伯宗朝,以喜归。其妻曰:“子貌有喜,何也?”曰:“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智似阳子。”对曰:“阳子华而不实,主言而无谋,是以难及其身,子何喜焉?”伯宗曰:“我饮诸大夫而与之语,尔试听之。”曰:“诺。”其妻曰:“诸大夫莫子若也。然而民不能戴其上久矣,难必及子,盍亟索士,憖庇州犁,伯宗子焉?”得毕阳。后诸大夫害伯宗,毕阳实送州犁于荆。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选自《智囊》,有删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