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6580字。
  武汉市蔡甸区12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踊跃    归省(xǐng)     羁(jī)绊       叹为观止  
  B.振撼    蓦(mù)然      斡(wò)旋      消声匿迹
  C.怠慢    脑畔(pàn)     晦(huì)暗      天衣无缝
  D.翩然    褶(zhě)皱     冗(rǒng)杂     戛然而止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授课老师用       的语言,       地讲解了电商创业就业发展前景和途径,内容       ,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电子商务的有关知识。
  A.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丰富实用         B.生动形象    直言不讳    丰富实用
  C.通俗易懂    直言不讳    丰富多彩         D.生动形象    深入浅出    丰富多彩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宛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
  B.开学之初,各班班主任通过家长会与家长们探讨孩子的学习目标,使家长们在孩子的学习管理方面与学校达成了共识。
  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引发窒息死亡事件时有发生,应引起司机朋友的高度重视。
  D.这家旅馆经过重新装修后,面目全非,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入住。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
  B.通过看地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情况,可以知晓大致的地形:等高线越密集,这一带的地势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这一带的坡度越缓。
  C.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求达意明确。
  D.“在地图上神游天地,”塞万提斯写道,“不像旅行那样要花钱,会使人疲劳,又可免受冷热饥渴之苦和种种不便。”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钉,也谐音丁。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它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人民日报海外版》陈连山)
  5.下面对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春节不一样,每年的元宵节更多的是强调普天同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