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80字。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命题猜想)-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考向解读】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没有单独考查扩展语句,但从全国各地近几年高考扩展语句题来看,我们对扩展语句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2.近几年考查的热点题型是串词成句型和诗意素描型,补写续写型和句意丰富型也偶有出现。
  3. 题目综合性强,有的与仿写句式相结合,有的与简明、连贯、得体融合,有的与应用文写作结合,有的与修辞手法运用结合,有的与图表结合。
  扩展语句是根据题目提供的语言情境,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词语或句子)进行扩展,使其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它一般是以所提供的情景或词语为基础,要求运用联想、想象等方式,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丰富句子的内容,做到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文句通顺。
  压缩语段题考查题型有新闻类、下定义类和语段要点概括类。其中语段要点概括类是热点,命题材料多是说明类。试题的选材新颖,往往与时代相关,体现时代特色。试题素材,一般是社会上刚刚发生的事情、刚刚出现的一种现象。压缩语段要求把一段话中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再用简约的文字准确无误地概括出来。压缩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辨明轻重,既要全面概括,又不能遗漏重要信息。这种题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概括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压缩语段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记叙类(含新闻类和寓言类);2.议论类;3.说明类(含下定义类);4.提取关键词类。
  【命题热点突破一】串词成句型
  该题型往往提供几个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把这些词语有效地联系起来,描写一种情景或阐发一定的道理。有的要求以某个词为中心,或要求有明确的重点或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例1、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4分)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不胜收 怡然自得
  1.请根据下面的调查数据,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不超过40字。(5分)
  某杂志社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对“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2.8%,对“过马路闯红灯”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5.2%,对“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表示难以评价的为18.6%,对“诚实意味着吃亏”表示难以评价的为33.8%。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
  2.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三个方面指出儒、道“离异而对立”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5分)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无伪则性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就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对艺术和审美造成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和否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段开头讲“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下文是围绕这一观点阐述的,考生概括时可为文段划分层次,并抓住关键词。第二句的关键词为“入世”“出世”,第三、四句的关键词为“美”“艺术”,第五句谈到了儒和道的影响,考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络上“被”现象非常普遍。如:某媒体称公众的工资增加了多少、幅度多大,而一些人对此不认同,称自己的工资“被增加”;某地政府部门公布,该市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3%左右,人均GDP已达到9000美元,两项指标显示已达到中上等国家富裕水平,而不少人认为自己“被富裕”;有的公共政策出台,有关部门表示已经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有高达百分之多少的人表示赞同,而相当多的人却对这种赞同率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是权威部门有望年内出台的网瘾诊断标准,而绝大多数网民不赞成这一标准,并称自己“被网瘾”。
  请根据上述材料,给这种“被”现象下定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下定义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证下定义的语句是一个单句,二是保证关键信息不能遗漏。回答问题时,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找出包含“种属”概念的句子主干,即“‘被’是一种语言现象”;第二步,找出重要的信息,比如“公共信息发布”“被部分人否定”“被字句”等;第三步,把关键信息放到主干句中,合理组织语言即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