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90个字。
《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
2、抓住文章的线索,理清结构层次。(重点)
3、联系作者背景,说说你对“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的社会的看法。(难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掌握作家、作品。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世外桃源——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安居乐业的好地方。后用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美好地方。
二、预习展示
1、你了解作者吗?
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名潜,字元亮。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散文以《桃花源记》、辞赋以《归去来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因在家门口栽有五棵柳树,所以人们又称他为“五柳先生”。
2、你了解时代背景吗?
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封建剥削压迫十分残酷,加上连年内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作者本人因厌恶官场,毅然选择了躬耕田亩的生活道路。在长期的躬耕生涯中,他逐渐体验了普通农民的欢欣和痛苦,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形成了独特的生活理想。“桃花源”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农村生活感受而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
3、题解
本文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文章来读,以“记”为题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兵连祸结的晋、宋期间(公元421年),其时作者57岁,已隐退农村达十多年,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同时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是一种否定。
三、听读课文
阅读要求:注意标注出重点字词的读音;
豁然(huò)俨然(yǎn)阡陌(qiān mò)怡然(yí)
垂髫(tiáo)便要还家(yáo) 诣太守(yì)刘子骥(jì )
四、疏通文意
(一)积累文言词语.
1.重点词语
(1)落英缤纷落花(2)桑竹之属类
(3)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4)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5)鸡犬相闻听到(6)皆叹惋感叹惋惜
(7)辞去离开(8)及郡下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