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15张,说课稿约2850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13号选手。我说课的内容是论述类文本阅读。当今重大科技发明,思想发现大多是以论述文呈现和传播的,因此在步入高校之前,在高中阶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论述文能力,就十分有必要。而且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著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一 、读考纲——明方向
  通过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我们发现新课程标准尤为强调思维与逻辑。2017年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升思维品质,发展逻辑思维,加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具体要求。其中发展逻辑思维是指能够辨识,分析归纳和概括基本规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二、看高考——察变化
  年份 文本题目 学科范畴 题型
  2018卷1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文艺论文 客观题
  2018卷2 《“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社科论文 客观题
  2018卷3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人文论文 客观题
  2017卷1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时评 客观题
  2017卷2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社科论文 客观题
  2017卷3 《留住乡愁》 人文论文 客观题
  1.选文特点:
  就近两年高考来看,论述类文章,包括人文论文、社科评论、文艺评论和时评等。这类文章涉及面广,内容有深度,满足新课标的要求。
  2. 考情分析:
  从文本的学科范畴看,在社科论文的基础上加入了时评。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第1题侧重于考查概念的含义,信息的筛选;第二题侧重于对结构思路和论点论据的考查;第3题侧重于语句间逻辑关系的考查,如选项中采用了“只要……就……,只有……才……”等表达方式,考查逻辑关系的趋向明显。而从学生的失分情况来看,第2题普遍失分较高。
  三、抓规律——知教法
  1.理论是纲领。遵循课程标准和考纲的要求,拒绝经验主义。——呈现法
  2.思想是捷径。有主见有创新,不要盲目做题。——发现法
  3. 学生是主体。要掌握学生的知识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实践法,强化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