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50字。

  专题三  第8课 氓
  课时跟踪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三岁食贫
  A.夙兴夜寐     B.其黄而陨
  C.籍吏民 D.不能容于远近
  解析:A.名词作状语,B.形容词作动词,C.名词作动词,D.和例句都是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D.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解析:A项,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达到某种程度。B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D项,三岁:古义,泛指多年;今义,指年龄。
  答案:C
  3.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六义,赋、比、兴为手法。《氓》运用了铺陈、比喻、起兴的手法。
  B.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的楚辞交相辉映,并称“风骚”。
  C.前人认为传统诗歌中有一种寓比于兴的比兴方式,是比兴合于一体,故兴即比,所指兴都是比的意思。
  D.《氓》属《诗经•卫风》,这首诗民歌色彩浓郁,可从中窥见当时的民俗。
  解析:“所指兴都是比”错,而是指“兴中有比”。
  答案:C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A.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D.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解析:以“玉簪螺髻”比喻远处的小山(遥岑);  “遥岑远目,……”,拟人;语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A.“宛转蛾眉”代指美女容貌,语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C.“钟鼓馔玉”代指富贵利禄,语出李白《将进酒》。D.“芳尘”代指丽人渐行渐远的身影,语出贺铸《横塘路》。
  答案:B
  5.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谴责。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解析:B项这一句是“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关 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