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道小题,约24790字。

  房山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三语文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它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历经九年建设,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A.dīnɡ B.tīnɡ)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
  建成后的港珠澳大桥,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跨海路段全长35.6千米:包括6.7千米海底隧道和22.9千米桥梁,桥梁宽度33.1米;沉管隧道长度5664米、宽度28.5米、净高5.1米。桥面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通航桥隧满足近期10万吨、远期30万吨油轮通行。大桥总投资1269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港珠澳大桥开创了多项世界之最。(A.截止 B.截至)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设计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长、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
  为满足港珠澳大桥高标准的抗震抗腐蚀等要求,中国科学家们研制了多种高性能材料,应用于桥隧建设。港珠澳大桥建设前后实施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创造了600多项专利,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形成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中国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
  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并且港珠澳大桥通过京珠高速和广深铁路和中国内地相连,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力于打造国际高水平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港珠澳大桥不仅代表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它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其中,三座通航桥从东向西依次为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和九洲航道桥;海底隧道位于香港大屿山岛与青州航道桥之间,通过东西人工岛连接其它桥段;深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分别位于近香港水域与近珠海水域之中;珠海和澳门之间通过拱北隧道相连,并在珠海、澳门一侧设有唯一收费站。
  港珠澳大桥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每座主桥均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其中青州航道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为全线跨径最大桥梁,大桥全长930米,通航吨级为1万吨。上下塔柱断面分别为空心矩形断面和倒角空心菱形断面,塔顶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灵动、精致优雅。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塔塔冠造型取自“白海豚”元素,与海豚保护区的海洋文化相结合。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是一座中央单索面三塔钢箱梁斜拉桥,斜拉索采用空间扇形布置、钢混组合结构。斜拉索采用接近竖琴型双索面,索塔为中央独柱型混凝土塔,通航吨级和青州航道桥一样。
  九洲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起航”,与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桥塔整体造型优美、亲和力强,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通航吨级为5000吨。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东西人工岛是水上桥梁与水下隧道的衔接部分,为全线路段的重点配套工程。均采用椭圆形布设,为减少阻水效应,两岛均位于-10米等深线以外。其中东人工岛除了养护救援功能外,附加旅游服务功能,建有环岛步道用以观光;西人工岛以管理功能为主,设运营、养护以及救援站。东西人工岛汲取“蚝贝”元素,寓意珠海横琴岛盛产蚝贝。岛上建筑采用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无污染的新型清水混凝土,施工时一次浇筑成型,无任何外装饰,有效应对外海高风压、高盐和高湿度不利影响。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每节沉管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重约7.4万吨,最大排水量8万吨;最大沉放水深44米;通航吨级为30万吨。
  港珠澳大桥沉管对接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它是在海床上浅挖出沟槽,然后将预制好的隧道沉放至沟槽,再进行水下对接。在水下沉管对接过程期间,设计师们采用“复合地基”方案,建设者们在海底铺设了2至3米的块石并夯平,将原本沉管要穿越不同特性的多种地层可能出现的沉降值控制在10厘米内,避免整条隧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漏水。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半刚性结构,具有低水化低收缩的沉管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使沉管混凝土不出现裂缝,并满足隧道120年内不漏水要求。沉管隧道安放和对接的精准要求,沉降控制范围在10厘米之内,基槽开挖误差范围在0米到0.5米之间。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放目标是29米深的海底、水下隧道E29和E30沉管间最后12米的位置,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 “振华30”进行吊装。
  港珠澳大桥面临多项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地处珠江口的伶仃洋,气象水文条件复杂。海水氯盐可腐蚀常规的钢筋混泥土桥结构;平日涌浪暗流及每年的南海台风都极大影响高难度和高精度要求的桥隧施工;海底软基深厚,即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粘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深埋基本处于50至110米之间;伶仃洋是弱洋流海域,大量的淤泥容易在新建桥墩、人工岛屿或在采用盾构技术开挖隧道过程中堆积并阻塞航道、形成冲击平原,而且会干扰人工填岛以及预制沉管的安置与对接;同时,淤泥为生态环境重要成分,过渡开挖可致灾难性破坏,所以桥隧工程既要满足低于10%阻水率的苛刻要求,又不能过渡转移淤泥。
  港珠澳大桥穿越自然生态保护区,对中华白海豚等世界濒危海洋哺乳动物存在威胁;同时,大桥两端进入香港、珠海都市,亦可能对城市产生空气或噪音污染。
  伶仃洋立体空间区域内包括重要的水运航道和空运航线,伶仃洋航道每天有4000多艘船只穿梭,又毗邻周边机场,通航大桥的规模和施建受到很大限制,部分区域无法修建大桥,只能采用海底隧道方案。
  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等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
  1. 根据材料内容,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港珠澳大桥通行能力强大,从香港到澳门可六车并行。
  B. 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最长,长达120年。
  C. 港珠澳大桥的科学专利最多,达到300多项。
  D. 港珠澳大桥实现了粤港澳生活圈不到一小时的行车里程。
  2. 关于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dīnɡ    截止    B. dīnɡ    截至
  C. tīnɡ    截止    D. tīnɡ     截至
  3.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在我国跨海通道建设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B. 促进了资源的高效流动、配置和使用。
  C. 大湾区通过大桥与内地相连形成了世界级城市群。
  D. 体现了“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的密切合作。
  4. 关于港珠澳大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和九洲航道桥。
  B. 西人工岛、海底隧道、东人工岛、香港大屿山岛。
  C. 深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海底隧道、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
  D. 拱北隧道、海底隧道、青州大桥、港澳大桥收费站
  5. 依据材料二内容,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6. 材料三中关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组成,接头在E29和E30沉管间。
  B. 沉管对接采用“复合地基”方案,避免整条隧道因发生不均匀沉降而漏水。
  C. 沉管隧道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满足120年内不漏水的半刚性结构对接而成。
  D. 沉管隧道安放和对接的精准要求极高,沉降控制范围在0米到0.5米之间。
  7. 结合三则材料,请找出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说说他们是怎么得到解决的。
  【答案】1. D    2. B    3. C    4. B   
  5. 塔顶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通航吨级为1万吨;九洲航道桥;汲取“蚝贝”元素。    6. D   
  7. 遇到高标准的抗震抗腐蚀等难题,解决方法是研制了多种高性能材料应用于桥隧建设;材料二:遇到减少人工岛的阻水效应难题,解决方法是人工岛采用椭圆形布设,两岛均位于-10米等深线以外。或遇到外海高风压、高盐和高湿度不利环境难题,解决方法是岛上建筑采用新型清水混凝土,施工时一次浇筑成型,无任何外装饰。材料三:遇到整条隧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漏水的难题,解决方法是采用“复合地基”。或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等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或针对司机驾驶容易疲劳,以及减少桥墩阻水率,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内容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材料内容,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从香港到澳门可六车并行。理解有误。材料中说的是:桥面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选项B,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最长,偷换概念。原材料说的是:设计寿命最长。选项C,港珠澳大桥的科学专利最多,达到300多项。理解有误。原材料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设前后实施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创造了600多项专利。故答案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总之,字音是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生要在平时多识记正确的字音,要养成正音正读的好习惯,要根据字形去准确辨识字音。只有平时的多积累,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很好的作答字音题。另外本题也考查了近义词辨析的能力。本题中,伶仃dīnɡ,“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故答案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以下是原材料中说港珠澳大桥的意义:作为连接粤港澳三地的跨境大通道,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极大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45分钟。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并且港珠澳大桥通过京珠高速和广深铁路和中国内地相连,将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故答案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材料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题干问的是“关于港珠澳大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要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大桥的顺序: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伶仃洋海域后连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根据总体对材料的把握,正确的顺序是选项B。故答案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要注意认真观察表格内容,要到原文中去寻找适合表格的填写内容。例如本题第一处需要填写青州航道桥的文化性:塔顶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将最初的直角、直线造型曲线化,使桥塔显得纤巧灵动、精致优雅。第二处需要填写江海直达桥航道桥的功能性:通航吨级和青州航道桥一样。第三处需要填写的是桥的名称:九洲航道桥。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材料三中关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叙述错误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D,沉降控制范围在0米到0.5米之间。理解有误。原文说的是:沉管隧道安放和对接的精准要求,沉降控制范围在10厘米之内。故答案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归纳、筛选和概括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结合三则材料,请找出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说说他们是怎么得到解决的。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题干的把握,考生可以从以下原文内容进行筛选:为满足港珠澳大桥高标准的抗震抗腐蚀等要求,中国科学家们研制了多种高性能材料,应用于桥隧建设。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东西人工岛是水上桥梁与水下隧道的衔接部分,为全线路段的重点配套工程。均采用椭圆形布设,为减少阻水效应,两岛均位于-10米等深线以外。其中东人工岛除了养护救援功能外,附加旅游服务功能,建有环岛步道用以观光;西人工岛以管理功能为主,设运营、养护以及救援站。东西人工岛汲取“蚝贝”元素,寓意珠海横琴岛盛产蚝贝。岛上建筑采用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无污染的新型清水混凝土,施工时一次浇筑成型,无任何外装饰,有效应对外海高风压、高盐和高湿度不利影响。避免整条隧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漏水。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半刚性结构,具有低水化低收缩的沉管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使沉管混凝土不出现裂缝,并满足隧道120年内不漏水要求。港珠澳大桥面临多项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地处珠江口的伶仃洋,气象水文条件复杂。海水氯盐可腐蚀常规的钢筋混泥土桥结构;平日涌浪暗流及每年的南海台风都极大影响高难度和高精度要求的桥隧施工;海底软基深厚,即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粘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深埋基本处于50至110米之间;伶仃洋是弱洋流海域,大量的淤泥容易在新建桥墩、人工岛屿或在采用盾构技术开挖隧道过程中堆积并阻塞航道、形成冲击平原,而且会干扰人工填岛以及预制沉管的安置与对接;同时,淤泥为生态环境重要成分,过渡开挖可致灾难性破坏,所以桥隧工程既要满足低于10%阻水率的苛刻要求,又不能过渡转移淤泥。
  【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序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要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句和段尾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闽越王郢兴兵击南越边邑,南越王守天子约,不敢擅兴兵,使人上书告天子。于是天子多南越义,大为发兵,遣大行令王恢出豫章,大农令韩安国出会稽,击闽越。淮南王安上书谏曰:“陛下临天下,布德施惠,天下摄然,人安其生,自以没身不见兵革。今闻有司举兵将以诛越,臣安窃为陛下重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