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题,约12140字。
河南省许昌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2.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按照学校要求将单项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卷所附的答题表内),其余各题按照题号答在答题卷各题的答题区域内。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1. 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 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輮:弯曲
C.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D. 锲而不舍 锲:刻
2.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B. “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千里马的别称还有“赤兔”、“的卢”。
C. “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被孔子赋子了道德的含义,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D.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B. 文章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C. 荀子认为,人的先天条件是“学”的决定性因素,但同样也需要后天努力。
D. 《劝学》一文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在对偶中适当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面不呆滞。
4. 下列关于《荀子•劝学》选文中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B. 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C. 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D. 蓬生麻中/不扶面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5.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1. B 2. B 3. C 4. C
5. (1)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輮”,结合“木直”“为轮”分析,应该译为使弯曲,通“煣”。故选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赤兔”“的卢”,是古代名马的名字,不是千里马。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