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0180字。
  2018年学年第一学期浙南名校联盟期末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学生也开始肆(sì)意地调侃鲁迅时,文风又转向了另一极端:轻松愉悦已蜕(tuì)变成了俗不可奈的无病呻吟和不可救药的狭隘偏执。
  B. 而有地炉、暖炕(kēng)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jìn)的一段蛰居异境。
  C. (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jiăo)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rú)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D.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jìng)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shū)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A项,“俗不可奈”应是“俗不可耐”;B项,暖炕(kēng)——kàng;D项,窸窸窣窣(shū)——sū。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其实,雪就是雪,无味无情的一种晶状体,所有的一切都是附会上去的。眼前的雪,按它的节奏,有规律地飘着,我们谁都没去惹,任它孤芳自赏。【乙】假如我们产生无限联想,让雪神秘起来,诗意起来,那它便飘飘然了。然而罪过不是它本身,就是观赏者,作俑者。假如吴冠中先生不去发那么多议论,讲那么多骇人听闻的话语,不搞公开撕画,会引来那么多雪球吗?【丙】大概此刻,他正手捧一杯暖茶,面对诗意盎然的银蝶,轻轻呷着……不过,那还是吴冠中吗?性格决定命运,然也。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附会B. 就是C. 孤芳自赏D. 诗意盎然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B. 乙C. 丙
  【答案】2. B    3. B
  【解析】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运用。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B项,“不是……而是”表并列;“不是……就是”表选择。结合“然而罪过不是它本身”“观赏者,作俑者”分析可知,“就是”应为“而是”。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B项,“而是观赏者,作俑者”中的“观赏者”“作俑者”是并列关系,应该把逗号改为顿号。故选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南甜北咸”虽然是个笼统的说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地区差异的明显特征,也反映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B. 全民阅读的推动者与其强迫读者从手机刷屏转到纸质阅读,倒不如为读者搭建优质的手机阅读平台,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的质量。
  C. 《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的兴起,很好地满足了人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来学习文物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因而受到人们追捧。
  D. 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B项,语序不当,“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状语语序不当,应该放在“帮助读者”后,直接修饰句子谓语“提高”;C项,搭配不当,“受到人们的追捧”的主语应该是“《国家宝藏》这样的文物类节目”,不是“兴起”;D项,成分赘余,“来自”与“慕名而至”重复,可删去其一。故选A。
  【点睛】做该题时,要关注是否有容易出现语病的一些标志,比如,介词开头的句子要留心后一分句是否有主语;谓语词由“是”充当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搭配是否恰当;主谓宾任何一个位置由并列短语充当时要考虑是否存在搭配不当;句中出现成套使用的关联词时,要关注主语是一个还是两个,主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如果是表递进关系的,前后分句语序是否恰当;出现两面词时考虑是否存在两面对一面;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词语,可能是不合逻辑(表意相反);出现了“的”字的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出现了文言词语、书面语,可能是语意重复;出现了固定结构,可能是结构混乱;出现了反问句、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后面分句缺少主语,可能是偷换主语,造成主语省略不当;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使用代词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在数量短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产生歧义、位置不当、倍数用错、表约数的词语重复。修饰成分多易出现的病点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紧缩句子主干是解题的第二步。句子主干上易出现的病点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当句中出现一些可以作几种意思理解的多义词或多义短语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歧义的毛病。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技能多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标志着远古高度文明的手工的传承中断了。当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①农耕时代是手工时代,工业文明是机器时代
  ②所以说,手工是一种口头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③机器的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在转型的过程中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④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
  ⑤从文明的传承来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
  ⑥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的一次文明转型——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A. ①⑥③⑤④②B. ③②⑤⑥①④
  C. ④⑤②⑥①③D. ④⑥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根据语段内容,联系语段第一句“工业技术”“手工智能”可判断出④在内容和顺序上相一致,⑤是对④的进一步说明,故紧随其后;由④⑤总结出②“文化遗产”的观点;由“之所以”可知,⑥在内容上与②具有顺承关系;①是对⑥的解说,③是语段空格后的第一句的原因。由此得出答案为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依据下列语段,概括5G网络的4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5个字。
  5G最明显的优势将体现在速度上。网络速度提升,用户体验与感受才会有较大提高,网络才能在面对VR/超络速度要求很高的业务才能被广泛推广和使用。未来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产品都有可能通过5G接入网络:我们的眼镜、手机、衣服、腰带、鞋子,家中的门窗、门锁、空气净化器、新风机、加湿器、空调、冰箱、洗衣机都可能进入智能时代。5G将大大改善能耗以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应用,让大部分物联网产品一周充一次电,甚或一个月充一次电,就能大大改善用户体验,促进物联网产品的快速普及。5G的一个新场景是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的高可靠连接。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140毫秒的时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这个时延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就无法接受。5G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1毫秒,甚至更低。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速度快②万物互联(或覆盖广)③低能耗④低延时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题。这种题型和普通的压缩语段有所不同,但方法大同小异。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本题划分层次后,分别概括。注意每个长句子的主语及特点。结合“5G最明显的优势将体现在速度上”“未来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产品都有可能通过5G接入网络”“5G将大大改善能耗以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应用”“5G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1毫秒,甚至更低”等分析,主要从速度、覆盖、能耗、延时等角度概括即可。
  7.下图是丰子恺题为《欣赏》的漫画,请按要求作答。
  (1)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100字)
  (2)用一个反问句揭示漫画寓意。(不超过17字)
  【答案】(1)一个短衣粗布的老农,弯腰驼背,步履蹒跚地驮着一个木制花盆。花盆里,鲜花怒放,叶绿欲滴,两只蝴蝶在花朵上盘旋流连。老农身后,跟着一对西装革履、端庄大气的夫妇,他们目不转睛地欣赏着鲜花。
  (2)难道老农不是更值得欣赏吗?(或欣赏花的同时怎能忘了种花人?或哪种灿烂的背后没有艰辛的付出?)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及图文转化的能力。以漫画的形式考查。解答时候,需要看漫画的标题,漫画的画面及细节,漫画的文字,漫画的夸张之处等。标题为《欣赏》,要素有一个短衣粗布的老农,怒放的鲜花,一对西装革履、端庄大气的夫妇等。漫画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笔法,勾勒出幽默、诙谐的画面,以说明某种观点。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进行变形夸张,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本题,一对西装革履、端庄大气的夫妇,他们目不转睛地欣赏着鲜花,欣赏鲜花的时候,忽视了种花人的艰辛付出。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28日,第五届“财经中国V论坛——人工智能:现实与图景”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尽管当前在一些典型化、标准化领域,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运用,产业正处在快速扩散阶段,但同时也应看到差距。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