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50字。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时如何紧扣语境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可是考生在这方面一直很困惑、很苦恼,训练了这么长时间,也做了很多文言文阅读,就是一直拿不了高分。这其中固然有积累不够、不厚的因素,但更与考生在翻译时不好的习惯或者意识有关:总是把目光集中在题上,别的内容一概不看。这样做很不好,因为任何一句话都不是孤立的,都需要与前后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这就需要有语境意识,而且必须强化语境意识,只有把句子放在原文中,联系前后内容,方保翻译得心应手,取得高分
01 翻译时如何分析语境
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它包括句外语境,也包括句内语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包括内容因素,也包括结构因素。
一.分析句内与句外语境
先看句内语境。具体要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看。翻译时一定要从内容上真正理解这句话,如是记叙性的,则要关注人物的身份、人际关系,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它是在描述物还是在描述人;如是说理性的,则要关注评述对象、内部逻辑关系。总之,一定要从内容上真正理解这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懂得句子的整体意思后,再翻译就容易多了。从结构上分析主要是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确定句子的主谓宾等语法成分,尤其要确定好动词,因为动词关涉很多内容,既涉及词类活用,也涉及主动被动;还有句式特点,如有无排偶句等。
再看句外语境。句外语境包括文段内的上下文与外部语境(社会背景、情理事理、知识积累)。分析句外上下文语境,主要是从内容上找到译句与上下文字上的意义关联点,次是看译句与上下文的语句结构上的内在联系,如存在句式的一致性。
联系语境的意识,不仅仅是停留在内容、语法阶段,还应推及逻辑事理层面、推及文章的写作目的层面。译句大多与主人公的行为或作者的想法相关,翻译时,要想一想译出的句意是否符合生活逻辑,是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