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50字。

  1.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请分析“清江一曲抱村流”中“抱”的妙处。 (3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1分)
  2.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1)这首诗先后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苍苍霜草,切切出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通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月光皎洁,四野寂廖。土地寥廓,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的情感。
  (2) “独出门前望野田”这一句在全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分)一是描写对象的过渡,描写对象由山庄转向田野,收束前两句对村夜萧疏暗淡的描绘,展开了另一幅使人耳目一新的明朗画面。(1分)二是感情过渡,  诗人情感在此突转,由孤寂转向愉悦。
  3.村居(张舜民)
  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鹤两两归。
  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分)
  诗人通过描写青竹绕篱、绿水映陂、榆钱落尽、槿花稀疏、牛背寒鸭等景物,(1分) 描绘出一幅静谧淡雅又略带清寂气息的村居图,(1分) 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同时又略带迟暮之感、清愁之意。(1分) (意思对即可)
  2)诗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分)
  以动写静,动静结合。(1分) 老牛自行归来,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包含了寒鸦之静,动静相衬,构成了宁静和谐的意境。(1分) (3分。答出手法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4.题稚川山水(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1)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主要运用了何种写景方法? (4分) 
  景物:松下的茅亭、汀沙、云树(2分)
  写景手法:①由近及远②“凉”是触觉, “苍苍”是视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行人无限秋风思:出行在外的悲凉 (2分) ;隔水青山似故乡:对故乡的无限思念。(2分)
  5.山早行(温庭筑)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4分)
  还有“月”“板桥霜”, 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4分)
  答案:“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2分)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2分)
  3)“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