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50个字。

  大雁归来

  课题 大雁归来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2.学习本文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写法,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揣摩语句,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文献法。提前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大雁的科普文章、图片、诗文等资料,课前相互交流,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热情。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的伦理学家、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发表了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题材。代表作《沙乡年鉴》是一本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伦理观的书,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对美国的环境保护影响很大。
  写作背景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他写出了《沙乡年鉴》,《大雁归来》就是其中的一篇。
  读准字音 沼泽(zhǎo)狩猎(shòu)枯燥(zào)香蒲(pú)
  环颈雉(zhì)沙锥鸟(zhuī)半蹼鹬(pǔ yù)
  窥探(kuī)凋零(diāo)弥漫(mí)雾霭(ǎi)
  缄默(jiān)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迁徙:迁移。狩猎:打猎。雾霭:雾气。
  缄默:闭口不说话。窥探:暗中察看。
  沼泽: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凋零:(草木)凋谢零落。
  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新课导入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据说它还能传递书信,因此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愁情、岁月之感。自古以来,诗人们睹雁伤情或托雁寄怀,留下了许多伤感的咏雁作品。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大雁归来》却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科学文艺散文,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感受一下吧!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①飞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②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③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就喧嚷;④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响;⑤爱寻食玉米粒;⑥常成六只或六的倍数列队飞;⑦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2.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雁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例如:①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②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③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④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⑤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作者使用了打比方、拟人、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充满生动性和趣味性。
  【品味亮点词语】
  如何理解第⑤段中的“邀请”的含义?
  “邀请”是指热情地召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雁之间的联络,表明大雁的聪慧,同时我们从大雁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美好的友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