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600个字。
记叙文阅读20篇
人物风采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和青年在一起
林贤治
①鲁迅变得越来越孤独。他简直不愿意接触任何陌生的客人,尤其是青年。他存在戒心。几年来,与他缠斗不已的,不是全是青年么?然而,就在他深居简出的时候,又有两个年轻人前来缠斗他了。他命中注定要同青年厮混在一起,无论是好是坏。因为对于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青年是唯一的生机。
②这是一对青年男女:一个叫萧军,一个叫萧红。1933年10月,他们合印了第一个小说散文集《跋涉》,署名悄吟。然而集子问世之初,却立即遭到了禁止的厄运。接着两人不得不像众多的东北流亡青年一样,漂流到关内来。青岛是第一个停泊点。
③他们具备了作为作家的最可贵的素质,对于命运的痛苦的皈依。但对于创作的前途,却缺乏足够的自信:《八月的乡村》《生死场》这样的题材是合适的么?所表现的主题是否有积极的意义?……恰好萧军从书店得到了鲁迅的通讯地址,便鼓足勇气,以个人名义给倾慕已久的导师发出第一封信。
④鲁迅在收信的当天作了回复,针对信中提及的两个问题给予了简要的回答。恍如一只孤舟,在茫茫夜海上寻见了灯塔的光芒!两个青年贪婪地读着来信,一遍又一遍,显得那么兴奋。萧军写了信,并把《生死场》文稿和《跋涉》一起给鲁迅寄出。这时,萧军所在报社所有的工作即将结束。萧军闻讯,马上给鲁迅发了一封信,然后同萧红一起来到上海。
⑤刚刚安顿下来,他们就迫切地想见到鲁迅。这里固然有着一种感情的牵系,也有着文稿的悬挂,但同严峻的生活本身是不无关系的。茫然之际,唯觉鲁迅是唯一的依靠。萧军直接提出了见面的要求。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我也怕你一人害怕
刘诚龙
这是一个发生在民国的故事。
人家都没饭吃了,在吃观音土,贼却将人家红薯种给偷了;然而,就在贼登堂入室行窃时,被人抓了个正着,于是,拳头含义愤,棍棒生敌忾,众人合起来,多将贼打个半死。
吕振羽家里,也曾进过一个贼,半夜三更,这贼摸进屋来,挑了竹篮子,装了满篮子红薯,正拟翻墙过去,不料碰倒了一块砖,砸在月光如水之深夜里,响声格外凄厉,有人被响声弄醒,打一声哦呵,村子里的人便都醒来,汉子们都纵身从床上跃起,追贼追了里把路远。这贼据说很瘦小,鸡肋不足以安尊拳,谁叫他是贼呢?也被吃了好几顿拳脚。
④天气尚黑,觉还没睡足,众人捉了贼,又练了手,便将贼一根绳子捆了,捆到吕家屋背后那棵苦楝树上,绑起来,便都回屋再睡回笼觉去,撂下话来:明天再理会。
⑤哦呵声,打骂声,还是贼的惨叫声,惊醒了一位少年,他叫吕振羽。待众人散去,他一人悄悄爬了起来,星光下,但见这贼被五花大绑,身上黑一条几条,黑条绑了身子;红一条几条,红条也绑了身子;黑的是真绳子,真绑身子;红条是血印子,如绑身子。
⑥这个贼,身子比吕振羽高多了,以年龄论,吕振羽怕也喊他叔叔吧。
⑦吕振羽家不算寒苦,但也非富室。这贼比他家可穷多了,到他家来偷红薯之类食物,也是生活所逼。既然已被人们练了几顿拳脚,受到应有的惩罚,也算了吧。想到这,吕振羽走到其面前,摆摆手,叫贼别做声,将绳子给松了,对他说:你走吧,别回头,赶紧走。
⑧今夜过去了,吃了点皮肉之苦;明天呢?明天来的,会是什么?这贼拔腿走了。自然,走得快,有人若赶上来了,逃不掉二遍苦嘛。走着,走着,不对劲。这贼,总感觉脚后有脚,脚步后面有脚步,一回头,看到后面丈多远处,那个少年跟在后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