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50字。
古代诗歌阅读•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夕①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春夕》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作。②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之景,点明了诗人春归时节身在异乡的境况,渲染出凄凉孤愁的气氛。
B.颈联诉说了思乡之苦,"动""绝"两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的复杂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
C.尾联运用了反问和用典的手法。从暗用五湖典故来看,这里的"归"字,表达的就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这首诗感情真切,意境深婉,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自慰自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2.本诗颔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该联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问题。
夏晚望嵩亭有怀
罗邺①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① 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起句写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
B.第二句写湖上亭子与湖岸青山相对,引发出后面的登亭远望、所见有怀。
C.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观,但作者仍觉得它终是异乡,不能久留。
D.诗的最后以景结情,说自己好似修竹,孤独无依,透露出作者无所归依的迷惘。
2.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登尉佗楼
许浑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