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230字。

  上海市普陀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阅读部分80分,写作部分7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学生答题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1分)
  (2)“锲而不舍,       ”出自荀子的《       》。(2分)
  (3)《登楼》中借眼前古迹委婉抒怀的两句是“       ,       ”。(2分)
  【分析】此题考查了名句默写。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解答】故答案为:
  (1)起舞弄清影(重点字:清)
  (2)金石可镂  劝学(重点字:镂)
  (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重点字:聊)
  【点评】《劝学》(选自《荀子》)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同桌在市辩论赛复赛中未能晋级,小李安慰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小吴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之后,不再随意跟风指责他人。
  C.小方读了伟人传记,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达对伟人德行的赞叹。
  D.老王教导子女“敬人者,人恒敬之”,告诫他们待人接物应该谦和有礼。
  【分析】考查理解句子含义,要广泛深入阅读作品,整体把握作品内容,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句子含义。
  【解答】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此处应是对“同桌”晋级失败后的鼓励和安慰,不合语境。
  故选:A。
  【点评】对于教材、考纲中的重点作品,要深入阅读理解,掌握作品的内容、感情、手法等,结合选项仔细比对。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在文学作品中,不只是山水花木、不只是人物房舍,可以       ,       ;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       ,从而       ,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②构成境、象③得到清晰的再现④成为笔下的境、象
  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①③④
  【分析】考查句子排序,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解答】段意:在文学作品中,山水花木与人的主观世界等都可以得到展现,成为境、象。
  比较“山水花木、人物房舍”与“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情感、思绪”,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前者应是“得到清晰的再现”,应是③,后者应是“被展现”,应是①;④的“成为笔下的境、象”承接③的“得到清晰的再现”,是对其进一步解释,应③④,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掌握句子排序的方法
  1、明确中心话题:浏览各句,看各围绕一个怎样的意思说的。
  2、理清句子思路:语言表达都应该有清晰的思路,严密的排序题更是如此。这样我们可以确定这段话的大致层次:基本的句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组合句子“单元”:将意思上有紧密联系的句子组合成句子“单元”(或叫“句组”),化零为整。
  4、整合句子“单元”:按照这段话的思路和层次把句子“单元”进行组接,初步完成排序。
  5、连读语感检验:将初步排成的段落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即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7题(16分)
  ①全球化意味着什么?进入2018 年,很多人有一种感觉,世界似乎被卷入了反全球化的浪潮。曾经的人类大同样板工程“欧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