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00字。
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心 术
(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
一、基础巩固(22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后可以制利害 制:控制
B.而士不厌兵 兵:打仗
C.知理而后可以举兵 理:治理
D.使之狎而堕其中 狎:轻视,忽视
解析:选C C项,理:道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不义,虽利勿动
A.冠胄衣甲 B.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C.谨烽燧,严斥堠 D.凡将欲智而严
解析:选A A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B项,长,形容词作名词,长处。C项,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谨慎。D项,智,形容词作动词,有智慧。
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B.此用长短之术也
C.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D.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解析:选C C项,无特殊句式,其余均为判断句式。
4.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泰山”,为“五岳”之长。“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B.“烽燧”,如有敌情,烽火台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C.“斥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也指探测敌情的士兵。
D.“黄帝”,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为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解析:选B 烽火台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倦打仗。这就是黄帝的军队打了七十次战斗而战士不懈怠的原因啊。
(2)袒开外衣露出上身,手握着剑,就是勇士乌获也不敢逼近;头戴着盔,身穿铠甲,枕着兵器睡觉,就是小童也敢拉开弓射杀他了。
二、阅读鉴赏(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辨 奸 论
苏 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