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13720个字。

  江西省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座位号
  得分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芳馨(xīng)禁锢众目睽睽(kuí)相形见拙
  B. 阴霾(mái)影匿广袤无垠(mào)无与纶比
  C. 匀称(chèn)消释相得益彰(zhāng)持之以恒
  D. 绮丽(qǐ)沉吟孜孜不倦(zhī)无精打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B.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沪昆铁路横穿高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不久的将来,高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D.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B.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
  C.亚航QZ8501客机失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追忆。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征”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②写作是一门学问,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的。
  ③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便太浅显。
  ④要使读者看不到斧凿痕迹,只觉得自自然然,完完整整,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⑤埋伏处要轻轻一笔,若不经意;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⑥如结构上的埋伏和照应就特别需要惨淡经营。
  A.②⑥⑤④①③ B.④⑤⑥①②③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④⑤②①⑥
  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
  自己的思绪,放飞到自己静谧、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
  A.这怎么能是在诗意地生活呢?B.这是在诗意地生活。
  C.难道这是在诗意地生活吗?D.这是在诗意地生活吧?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九日五首•其一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出了诗人重阳佳节独自饮酒,抱病登台的近况。
  B.颔联写出了诗人因为抱病在身不能喝酒,遂无心赏菊的无奈。
  C.颈联中“玄猿”和“白雁”等景象,都是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色。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菊花从此不须开”,是诗人对菊花发号施令,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
  B.颔联和颈联通过调动视觉,听觉,表现了因为战争而背井离乡的无可奈何。
  C.全诗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副他乡落日、黑猿悲啼、故国霜天、白雁南飞的凄清之景。
  D.这首诗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体现了杜甫写诗的风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