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0760字。

  赣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箴言(jiān)   决别     暴风骤雨(zhòu)      矫揉造作
  B.踌躇(zhù)    帷幕     人迹罕至 (hǎn)      长途拔涉
  C.盎然(àng)    诬蔑     锐不可当 (dǎng)     吹毛求庛
  D.倔强(jué)    雾霭     戛然而止(jiá)       自惭形秽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导致公交车坠江,车上15人全部遇难,这一事件震惊中外,耸人听闻。
  B.节假日的郁孤台公园,人声鼎沸,真是热闹极了。
  C. 许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私的奉献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倍感欣慰。
  D.脚手架上的工人们全程几乎没有交流,却配合得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家庭只要秉承良好的家风,才可能为社会培育出好公民。
  B.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界无人能及,难道我们没有理由不缅怀这位编织了大家武侠梦的人吗?
  C.创新能力和抗压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取决于他承受压力能力的大小。
  D.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赣州共创“全国卫生城市”。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一定就是辛弃疾!
  ②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
  ③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
  ④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
  ⑤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竞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
  ⑥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A. ⑥④⑤②①③           B. ⑥②①③④⑤
  C. ③④⑤①②⑥           D. ③②⑥④⑤①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
  B.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C.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苦,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D.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是诗人的朋友。②三河: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③横:横亘。接:连接。④“勿使”两句:运用典故。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曾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赠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建功报国的殷切期望,表达了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B. 首联写到匈奴来犯,边境军情紧急,诗人的朋友魏绛参军,杀敌建功,保家卫国。
  C. 颔联意为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
  D. 颈联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是虚写。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 颈联中写到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
  C. 尾联中,作者遗憾地表示自己没有像汉朝名将一样驱逐匈奴、建功立业。
  D. 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