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9650字。

  2019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相对主义是看待不同民族文化的主要视角之一。文化相对主义是针对文化普遍主义提出的,后者认为欧洲文化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文化标准,其他文化只有进化为欧洲文化才会走出野蛮、步入文明。与之相较,文化相对主义放弃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化进行把握,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都具有其合理性,文化的价值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形态间进行优劣比较,强调文化间不可比较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多样性,提倡尊重文化差异。
  文化相对主义为人们客观地认识多元的民族差异及历史演进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为后发达地区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独立和对抗“文化殖民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化逻辑。然而,就文化本身来看,文化相对主义也有其局限。
  在文化的产生和延续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因其特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而有特殊的个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完全适应客观环境的结果。一方面,这种观念忽略了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人的自我实现是文化产生的动力,也是文化的归宿。人在对自然的理性超越中,采取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改变环境的同时塑造了人自身,从而产生了文化。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不断冲破各种障碍、超越自我,逐渐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另一方面,文化相对主义忽视了文化的创造性和自我超越性品格。作为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表现为一定的历史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当下的行为方式。同时,作为有目的性的文化创造,文化还具有引领未来的超越性。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征,就故步自封、放弃文化创造的能动性和超越性,否则文化相对主义就会成为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障碍。
  从文化的评价来看,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独特的价值存在,文化价值评判的标准在于其自身,而且这种价值标准只对一种民族有效,对其他民族就失去了意义。这种价值自足的主张不但为某些文化中违反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现象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也为纵容自身文化糟粕的行为提供了借口。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因此,人的解放与发展程度即是评价一种文化价值高低的标准。从人类社会更替的现实来看,诸种封建社会文化之间可能并无价值高低的差别,但若同奴隶社会文化比较,封建社会因其对人的束缚更少,故而其文化价值更高。文化价值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区分优劣,更重要的是它基于文化创造的超越性可作为一种导向和文化进步的推动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马彦超《文化相对主义的限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普遍主义以欧洲文化为标准,认为其他文化只要进化为欧洲文化,就能步入文明。
  B. 文化相对主义认识到,人的自我实现促进了文化的产生,同时也是文化最终的归宿。
  C. 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目的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同时它也具备时间性和空间性。
  D. 文化价值的评价是为了引导和推动文化的进步,而不是对文化进行优劣高低的区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手段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的区别。
  B. 文章在论证文化的产生动力及延续原因的基础上,还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C. 文章在批驳文化相对主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论证了文化价值评价应持的标准及目的。
  D. 文章既肯定了文化相对主义的重要价值,又着重论证了它的多种局限,具有辩证意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相对主义有利于后发达地区增强文化自信,但它不应该是后发达地区对待自身文化的唯一视角。
  B. 要想客观认识文化的产生,就要关注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理清人的自我实现与文化间的关系。
  C. 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所以能对人们当下的行为方式起到决定作用。
  D. 人的解放与发展程度决定了文化的价值,可见文化价值较低的社会,人所受的束缚与压抑会更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4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孛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被软着陆,首次月倍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4号成为与嫦娥3号不同的全新航天器,概括起来两者有五大不同。
  科学目标方面。嫦娥四号任务均要在月球背面完成,包括实现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