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10字。

  2019届高三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还奏称旨,赐今名。
  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寻迁右都御史。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寻进左都御史。在陕五年,镇静不扰。
  景泰改元,召掌院事。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 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诸御史畏 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初,按大理少卿薛瑄狱,希王振指,欲坐瑄死。至是治中官金英纵家奴不法事,但抵奴罪。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二人俱伏,乃宥之。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寻遭母丧,夺哀如前。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 藩,命鞫于廷。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谥毅愍。
  (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 治:审理。      B.廷臣无敢干以私者    干:冒犯。
  C.高谷与循不相能          能:和睦。      D.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  执:(被)抓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沿袭,明清时期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的司法案件。
  B.改元,为古代君主在位期间改用新年号纪年。年号以一为元,故称“改元”。有新君即位次年改用新号;有一帝在位屡次更换年号;有实行一帝一元制,如明清两代。
  C.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D.“夺哀”也叫“夺服”,又称“服除”,指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王文深得皇帝倚重。父亲、母亲去世,两次均未能守孝至服除就被起用处理政事。
  B.王文治政有方。镇守陕西5年,百姓安宁,未受惊扰。
  C.王文外表威严冷峻。与同级官员见面,他只打个招呼而不交结攀谈,因此很多同僚都害怕他,更不敢拿私事来求他。
  D.王文谋立外藩。王文与于谦一起被斩首示众,并祸及后代,虽然最后平反昭雪,但也是咎由自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5分)
  译文:                                                                                
  (2)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5分)
  译文:                                                                                
  二、阅读下文,完成5—9题。(12分)
  治学    (东汉)徐幹
  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