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3310字。
  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班级。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根据《万维中考试题研究》改编】
  A.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暄嚣,厌倦强(qiǎng)颜欢笑的虚伪,毅然辞官归隐,过回归大自然的恬静生活。
  B.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yì)制的同情,这三种感情像飓风一样,将我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C.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jūn)子一样俯拾既是,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D.在城市,有霓(ní)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姓氏,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身份符号之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要素。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①博大精深,姓氏产生至今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伴随着姓氏的形成与发展而积淀起来的中国姓氏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姓氏文化还是《家国情怀》②中“家”的核心、③纽带和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国脉、文脉,④在世界文化史上展示出别具一格的绚丽多彩的魅力。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3分)【原创】
  A.须臾     B.积淀     C.展示     D.绚丽多彩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原创】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根据语文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备考手册》的《民俗风情专项练习》改编】
  A.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
  B.我国的制造业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缺陷。
  C.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稳国之基、安民之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D.当下,这种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全部责任甚至主要责任的隔代抚养模式正成为家庭教育模式的主流。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根据《2018年杭州市中考模拟卷汇编》改编】
  A.“豁然开朗”“觥筹交错”“心旷神怡”“妄自菲薄”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诸葛亮的《诫子书》。
  B.《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C.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见风使舵”的人物形象,如俄国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
  D.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茅盾的《白杨礼赞》便是这样的文章。
  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原创】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2)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4)乡愁,是海外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5)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汗水与泪水交织,喜悦与失落相伴,回首三年,我们郑重的在同学录上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期盼。(《行路难》)
  7、名著阅读:(5分)
  (1)火,烧出了文学名著的多姿多彩,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就了孙悟空的____▲_____;翠云楼里,一把火烧的整个大名府人心惶惶,突显了吴用___▲____的特点;在小人国里,一把火烧的皇宫一片通红,__▲_____(人名)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火。(3分)【根据《名著知识汇编》改编】
  (2)欣赏下列三幅插图,选择其中一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