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330字。
  第二周 小题天天练6
  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______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它“熟读唐诗三百首”,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   ),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里约奥运会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_______,一战成名。
  第二周 小题天天练7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渊明之后,痴迷于田园耕读的中国知识分子________。其中尤以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为代表。隐士陶弘景有一首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田园耕读成为早已挥之不去的一种理想情结。
  如今,随着历史的疾速发展,我们早已告别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充满着诗情和画意的、传统的“乡土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________、精神焦虑的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以及信息时代。如今我们行走于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丛林”,却愈加________那个云淡风轻式的田园牧歌生活。田园耕读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是对农耕时代田园牧歌生活的一种精神向往,是对抱朴守真心灵生活的一种自然回归:(   )。
  第二周 小题天天练8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人们在感叹如今大学的“千篇一律”时,________、风格各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大学展示个性的一道缩影。比如,工科类大学往往主打技术、创意牌,而文科类大学则意在凸显厚重的文化积淀。作为给新生准备的第一份见面礼,它最能反映出一所大学的自我定位,亦为外界窥视大学精神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窗口。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讲究创新和个性的时代,大学能够做到突破陈规,乐于在细节上下功夫,本身也是一种开放文化的表达与实践。
  第二周 小题天天练9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又到一年端午时。人们在多姿多彩的节日内容中品味中华文化的远香,(    )。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端午节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屈原心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情怀,也是苏轼眼里“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幸福观;是大人手中的粽子叶,也是孩童腕间的五彩丝。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________,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________。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融入民族性格。
  第二周 周末强化练2 基础练+诗歌鉴赏+实用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的社会发展太快,许多东西不经意间就丢了,并且丢了还往往不知。加之这个世界像决了堤的围堰,沉渣泛起,________,想保住些好的有用的没那么容易。我们处于社会裂变的节点上,好坏、优劣、善恶往往都是共同而生,保持住好的不容易,增加些恶习稍不留神就既成事实。古人说,(    )。积累善行如用锹垒土,一点一滴进行,形成的大山才会________;而纵容恶行如同弦上之箭,思想稍稍放松一下,恶就是离弦之箭,________。所以规矩得老,这“老”是自然法则淘汰留下的结果,这“老”是时间的检验,这“老”是文化的磨合。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老的民族过去的规矩一定很老,老到无从________。“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告诫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