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80个字。
云南省昆明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蛰伏(zhé)顷刻(qīng)黝黑(yǒu)翘首以待(qiáo)
B.狡黠(xiá)祈求(qí)炽热(chì)三年五载(zǎi)
C.偌大(ruò)恣睢(suī)贮藏(chǔ)相形见绌(chù)
D.风靡(mí)虬枝(qiú)瞥见(piē)乳臭未干(xi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顷刻”的“顷”应读作“qǐng”。
B.正确。
C.“贮藏”的“贮”应读作“zhù”。
D.“风靡”的“靡”应读作“mǐ”。
故选:B。
【点评】字音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学习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2.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3分)
A. 一些干部为什么热衷于群众给的“好名声”?一则这是贴近群众的表现;二则这是干事儿的表现;三则群众的反映是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B. 作者用一种“分段函数”思维,表述了这种观点: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前,收入提高会增进幸福;在满足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减弱,直到忽略不计。
C.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捧起骆俊诚小朋友的小脸,给了他轻轻一吻。这一举动今天仍然让人眼眶湿润——平常人家遇到事情,长辈不就是这样安抚晚辈的吗?
D. 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
分析】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因为这两句诗是完整引用,所以句末的标点应放在引号内。故修改方法为:去掉后引后后的逗号,在后引号内加句号。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有的人对昆曲只有一知半解,却在昆曲名家面前妄加评论,简直是贻笑大方。
B、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优美的景色真是巧妙绝伦。
C、陈景润在数学家华罗庚关怀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使用正确。贻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B.使用有误。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黄山的景物是天然而出,不是人工所作,所以巧妙绝伦用在此处不当。
C.使用正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D.使用正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据报道:因支持韩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国乐天超市遭受中国人抵制,90%的门店在中国已关停。(把“在中国”移到“90%的门店”之前)
B. 在国家批准建设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之日当天,大量“炒房客”蜂拥来到安新县、雄县和容城县“炒房”,遭到有关部门痛斥。(将“蜂拥”和“来到”任意删除一个)
C. 研究发现,在表明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女性中,分别存在认为自己不开心和认为自己幸福的两种相反情形。(删除“分别”)
D.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等现象正在影响学校评价教育的标准,这对回归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来说,无疑是巨大阻力。(将“学校评价教育”改为“评价学校教育”)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CD.正确;
B.有误,语义重复,“在……之日”和“当天”重复,去掉“当天”。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 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 (3分)
A.“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前文对下文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B.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C.词又称“长短句”和“诗余”,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D.“多么自豪、非常疲劳、美丽的风景、保持安静”都是偏正短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保持安静”是一个动宾短语。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