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10570字。
北京育英学校2005——2006学年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分数
2006.2
注意:所有题目均在答题纸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峙(zhì) 栏楯(shǔn) 一哄而散(hòng) 不容置喙(huì)
B.悄然(qiāo) 草屦(jù) 向隅而泣(yú) 得鱼忘筌(quán)
C.绯闻(fēi) 付梓(zǐ) 叱咤风云(chà) 浑水摸鱼(hún)
D.岑寂(cén) 掾吏(yuàn) 扛鼎之作(gāng) 呱呱坠地(gu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毗邻 贻误 理曲词穷 无耻谰言
B.滥觞 决窍 鞭辟入里 叠床架屋
C.烜赫 案牍 负箧曳屣 精见迭出
D.揶揄 寥廓 事必躬亲 矢志不逾
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是我们白家祖辈 下来的秘方,就是掉脑袋,也不能让日本人拿去!
②会议期间,在讨论提案时,有人建议刑法增设“见死不救”罪,我认为是个好主意,当即表示 。
③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 冲激的溪流,浪花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A.流传 附和 汇成 B.留传 附和 形成
C.流传 附议 形成 D.留传 附议 汇成
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和俗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A.昨晚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如注,但那棵大樟树在风雨飘摇中依然挺立。
B.他从1990年开始迷上集邮,兴趣越来越浓,以至于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
C.老张在机关干了20多年,下岗后,他想到商场再就业,朋友们认为他未必能左右逢源。
D.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尽管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在第二轮复习中,同学们仍应重视基础知识,在对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切忌不可忽视基础。
B.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和维护两岸同胞福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C. 本期作客于《大红鹰超级访问》的是毕业于北大心理学系、著名演员、获得导演硕土学位,而今家喻户晓的著名导演——英达。
D.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它是在长期生活和工作中,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通过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因而可以说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①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扼塞②,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守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鄼侯,所食邑多。群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战,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祖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兽耳,功狗也。至于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承受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