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4770字。

  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试 题 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选择题按要求用2B铅笔填涂。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原创】
  A. 徘徊(huí)在南宋御街的街头巷(xiàng)尾,游客们仿佛置身于沧桑岁月,产生无限遐想。
  B.傅雷苦心孤诣(zhǐ ),在一封封家书中拳拳爱子之心,殷殷(yān)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C.金庸的猝(cù)然长逝,令无数武侠爱好者暗然神伤,众多媒体发表了大量缅怀他的文章。
  D.杭州古老的丝绸工艺,点缀着杭城人精致温雅的生活,也承载着(zài)杭城柔韧精进的文化。
  【考纲要求】正确认读汉字辨析汉字。
  【考查内容】课文中所学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认读,特别是声旁现在不再表示字音的形声字、常见的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和易误读字的读音。课标中所要求的字词在具体生活中的正确书写。辨别同音字或近音字,根据词语的确切意义区分常用字里容易把偏旁混淆及书写时常误用的汉字。要注意同音字误用、近义字混淆、形似字错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原创】
  读书怎么读? ①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特别是读文史类的书,悟性往往是最重要的。他强调要敢于质疑书本,用现实检验书本的正确与否,而不是成为书的奴隶。李开复则将学习化成了四个阶段: ②即扎实基础、举一反三、无师自通和融会贯通。这四个阶段是一个依次推进的过程。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从易中天的悟性、④李开复的融会贯通再追溯到孔子的学与思,我们会发现这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他们都强调感悟。在博学的基础上领略文字的真谛,用自己的心灵与智慧去辨别书本的真伪,从而到达不惑的境界。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原创】
  A.质疑                B.融会贯通              C. 领略           D.辨别
  【考纲要求】准确运用词语和成语。
  【考查内容】常用词语和成语在生活中的正确运用,注意使用对象错误、褒贬误用、望文生义、情感或语体色彩不符等情况。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原创】
  A.①                   B.②                 C. ③              D.④
  【考纲要求】准确运用标点符号
  【考查内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运用,注重实用性,重点考查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原创】
  A. 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出行、购物、医疗等手机扫码即可完成,微信、支付宝正带动无现金时代。
  B. 文艺界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唐家三少表示,我国的历史传记、神话传说等都可加以创造性转化,创作出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
  C. 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接诊效率明显提升,为老百姓创立了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
  D. 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考纲要求】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考查内容】在语言交际等具体情境中的正确表达。以对症下药、保留原意、多就少改、不出新病为原则准确修改常见的六种语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句式杂糅、介词不当。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原创】
  A.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这样的文章。
  B.《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表示人进入成年。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加冠礼。古时称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B.《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一句中,“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考纲要求】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熟悉文化常识
  【考查内容】了解中外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及其代表作,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6.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原创】
  (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
  (2)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4)不忘初心,正如《孟子??告子上》中提到“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他们更能使自已的聪明智慧永久处于最佳状态。
  (5) 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变是永恒的,如“               ”;不变的是对风流人物的渴望,“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考纲要求】正确默写名句名篇。
  【考查内容】积累并理解名句名篇,在语言交际等具体情景中的综合运用。
  7.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5分)【根据18年网上模拟试卷改变】
  (1)东西方文学中善变的人物形象俯首即是,俄国契诃夫《         》中警官见风使舵。(1分)
  (2)阅读语段,完成后面题目。(4分)
  片段一:一条小径蜿蜒着通向篱笆,两旁种着月桂树,最后面是一颗巨大的七叶树,树下是一圈座位,你可以在这儿漫步而不被人发现。在这种蜜似的露水渐渐降落、万籁俱寂、暮色渐浓的时刻,我觉得仿佛会永远在这样的阴影中漫步。
  片段二:早晨还没起床,小阿德拉就跑来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