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610字。
  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
  2018-2019学年下学期阶段测试(三)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世界语言讲中国之道
  今年新春一大燃点是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影片格局宏大,气势雄浑,征服了国内观众,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这部体现着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作品,实至名归。票房突破40亿,直追《战狼2》。
  《流浪地球》是用世界听得懂的电影语言讲述的中国科幻故事。电影的构思、讲述手法和拍摄技术等借鉴了好莱坞等西方经验,但又没有照搬照抄,而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它胜就胜在,将中国的“道”与西方的“术”有机融合。中国文化、中国视角和中国价值观赋予了《流浪地球》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精神和灵魂。尽管电影仍有瑕疵,但充分证明了中国电影正步上与世界一流水平作品相比肩之路。
  《流浪地球》用中国语言告诉世界“中国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从古代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近现代的救亡图存、长征、抗战、工业化、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一代代中国人砥砺前行。正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中华民族才能有改天换地的气魄和胆量,电影中也正体现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气度。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今天的一切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孜孜不倦的科技人员、挥洒汗水的农民工、兢兢业业的基层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奉献。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业化的巨大积累,就创作不出这样体现新时代海纳百川的文化自信的电影。《流浪地球》换种方法告诉世界:愚公移球,中国人将子子孙孙努力下去,为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流浪地球》也在启迪西方,怎样建设一个更好的新世界。好莱坞的科幻片剧情几乎都是孤胆英雄以一己之力拯救地球,而《流浪地球》展示的是用集体协作的办法带领几十亿同胞一起拯救地球。这不再是个人冒险的刺激对赌,而是集体决策,集体担当,集体执行的壮烈。西方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家国天下情怀形成了鲜明对比。当面临全人类的危机,所有星球上的人共同站出来,形成命运共同体,共面剧变。整个世界在我们的构想中,放下分歧,凝结在了一起。这是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流浪地球》表现出的中国智慧以及方法论,是任何一种文化中不曾体现的。从前的太阳不再温暖我们,那么,天行健自强不息,我们绝不坐以待毙,与其舍弃地球,不如寻找新的太阳,虽然复杂艰难,但绝对是另辟蹊径绝处逢生。我们选择了用2500年的时间,100代人的传承,穿越荒芜,忍耐荒凉,战胜慌恐,最终成就后人。这是所谓: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流浪地球》中人类遭遇的最大危机——碰撞木星,在全世界顶级智库和人工智能推演下,依然在劫难逃。然而中国人从来有着“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弥天大勇,更有着“可上九天揽月,可以下五洋捉鳖”惊天大志。今天羁绊我的是木星,我们就扫荡木星,如果下次阻挡我的是银河,我们就横渡银河。在木星被点燃的那一刻,我心中回荡着东坡先生的千古绝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种不屈不挠,正是所谓:在困难面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流浪地球》中有东方情结的大无畏精神,我们也有牺牲,我们也有取舍,但与西方世界的逃出生天、从头再来不同,我们中国人更讲感情和责任。面对一个岌岌可危的星球,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并不以逃离而保全所谓人权人性为天经地义,而是以坚守捍卫尊严与传承为己任。那颗虽然在46亿岁高龄才诞生我们的母亲,我们并不因她垂老和濒危而离去,而是背负起地球母亲,艰难远行。一如目连救母,纵然深入地狱,万劫不复,亦当不离不弃,义无反顾。这是所谓:去国怀乡,难离故土。
  中国人的哲学,中国人的方法,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胸怀天下。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2月21日第01 版有増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浪地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业化的巨大积累上的。
  B.基于春节期间的火爆票房和良好口碑,作者预计《流浪地球》的票房肯定会超过《战狼2》。
  C.《流浪地球》是用世界听得懂的电影语言讲述的中国科幻故事,它将中国的“道”与西方的“术”有机融合。
  D.《流浪地球》体现出的集体主义、家国天下情怀与西方个人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与西方世界的逃出生天、从头再来的情节设计不同,《流浪地球》展示了中国人的感情和责任。面对一个岌岌可危的星球,不离不弃,艰难负重远行。
  B.《流浪地球》用中国语言告诉世界,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具有改天换地的气魄和胆量,中国人愿为更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C.《流浪地球》启迪我们,建设一个美好的新世界,不能光靠个人英雄主义,需要人类联合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
  D.尽管电影仍有瑕疵,但充分证明了中国电影已完全可以与世界一流水平作品相比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用2500年的时间,100代人的传承,带着地球去流浪,去寻找新的天地,《流浪地球》表现出的中国智慧以及方法论,这是任何一种文化中不曾体现的。
  B. 与《流浪地球》不同,《超人》《蜘蛛侠》等好莱坞大片,体现了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
  C.《流浪地球》利用发动机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去寻找新家园的情节设计比好莱坞大片中的少数精英乘坐宇宙飞船逃离地球的方案更合理,更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D.《流浪地球》告诉我们,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有国才有家,有地球才有人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漫话麻雀》汪集强
  (1)说到麻雀,我们习惯于漠视。
  (2)他身材袖珍,微不足道;外表灰头土脸,不能赏心悦目;生活寄人篱下,令人不齿。就算掏他鸟窝,也绝无判刑十年的危险。
  (3)麻雀没有白鹤的仙风道骨,也没有大鹏的胸襟抱负,没有孔雀的高傲,也没有鸡鸭的庸俗。他是芸芸众生,低调平凡。
  (4)麻雀一直与人类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就像人类利用了猪狗牛羊的价值一样,麻雀利用了人类的价值,“食尽皇王千盅粟”,生活滋润,家族兴旺。这说明,小人物有大智慧。
  (5)麻雀虽然生活在人类周边,但并非过着向人类乞讨的生活,它活得很有骨气。人类一直未能驯化它,圈养它。他不愿像猪狗牛羊一样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人类。自由是它的天性,它是一种没有自由宁愿死的动物。至于人,哪怕把“自由、公正…”贴满大街小巷,恐怕也没有麻雀对“自由”领悟得透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