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5830字。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19届培优综合卷(三)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以民为本的国家观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影响至今不绝。古人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尚书》中又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国家治理观。作为一种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民惟邦本的国家观核心是要求国家依靠人民,把人民视为国家盛衰的命脉,政府执政要取信于民、关心民心向背,经济发展要依靠民心民力。
  ②政治经济学的富国裕民传统就起源于中国。《管子》开篇"牧民"认为,治国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充实国库,满足民众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要,主张治国理财要厚生、富民,其中涉及分工、市场、财政、货币、贸易、价格等方面的内容,以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也是相当精辟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主张重农富民、以民为本,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认为自己的《经济表》就是根据儒家经典写作而成。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出的类似于自由市场的理论和"善因论"被认为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渊源之一。《史记•平准书》被马克斯•韦伯认为是典型的"中国王室财政学",也是保存下来的"中国国民经济学的最古老文献"。
  ③16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名列世界前茅,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和科技强国。与此对应,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至少出现了两次高潮,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学发展的引领者。
  ④其一,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涌现了一批伟大的学问家,他们对社会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深入研究,对世界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以管子、李悝、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和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关于国富民富的思想。在经济价值论上,管仲和孔子都提出价值创造来源于人力和土地,其中人力是关键。《管子•八观》说:"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力作,毋以致财,天之所生,生于用力。"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大学》中明确说:"有德此(才)有人,有人此(才)有土,有土此(才)有财,有财此(才)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经济分配论上,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命题,《论语》中明确地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管子》中说:"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这个从生财和用财的角度讲"取之有度、用之有止"的国家治理逻辑,清晰易懂,寥寥数语,令人折服。这些古代思想家的理论精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养分。
  ⑤其二,我国汉唐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和思想革命到宋代结出硕果。宋代工商业首次超过农业成为国家税收的主体,水力机械革命、海上商业革命、印刷文化传播革命、纸币发明引致货币革命等导致工商业经济和城市大发展,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面貌和状态。学术方面,以现代经济学来审视,当时也产生并发展了大量有关市场经济理论、货币理论、财政理论与经济伦理学的思想。比如苏洵、苏轼、苏辙和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偏重功利。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学派偏重性理,认为人们追求利益要建立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应规制人们过分的欲望。两派的理论争论推动了人类对欲望、功利、理性、道德和商业伦理的认识。此外,由《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及续集构成的"十通"财经文献,既是经济史专著,也是经济制度学专著。这些原创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和文献,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得天独厚的养分。
  (摘编自林光彬《中华文化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源头活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民为本的国家观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居核心地位,影响深远。
  B.政治经济学的富国裕民传统也起源于中国。《管子》"牧民"篇蕴含富国裕民观。
  C.古代法家和儒家在经济价值论的观点相同,在经济分配论上的观点也是相同的。
  D.汉唐的水力机械、海上商业等革命使工商业经济和城市大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提出话题,再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进行论证,然后进一步阐明观点。
  B.文章第②段引用法国人魁奈的话来论证一些外国经济学与中国经典有渊源关系。
  C.文章第④段引用《管子》《大学》的内容,分别论证法家和儒家国富民富的思想。
  D.文章列举春秋战国和宋代两个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高潮期来论证二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管子》及《史记•平准书》的观点,以现代经济学理论来看也是相当精辟的。
  B.16世纪以前,中国是世界经济学发展的引领者,与中国是经济和科技强国有关。
  C.宋代事功学派和理学学派的争论,使人类对欲望、功利、商业伦理等有新认识。
  D."十通"等原创的经济学理论、文献,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得天独厚的养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①2018年12月27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经完成建设,于今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化应用时代。
  ②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