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210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临群诗《登鹳雀楼》《望岳》《登幽州台歌》 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诵读登临诗,探寻共同点
  师:同学们好,老师们好,我们已经在海波老师和同学们的课堂中领略到诗意三中,朗诵果然不同凡响。接下来,我们继续做诗意三中的代言人,好吗?
  如果说,词是宋代文学的主要样式,那么,在整个文学艺苑中,唐诗更是一枝奇葩,她绚烂、明亮。唐代诗人写的登临诗更是最璀璨的。下面请同学们从朗诵开始,做诗意三中的代言人。
  哪位同学特别想去校园广播站做诗歌朗诵主持的,请举手。有没有?
  (多名学生举手)
  师:想去是吗?好的,有请。你也想去,好的。我们把这三首选读一首。
  生读《登鹳雀楼》,吐字清晰,发音响亮,声情并茂。
  师:好!你读得字正腔圆,非常适合做代言人。谁继续来做代言人?
  师:刚才举手的那位女孩子,你来读。
  生读《望岳》,台上、台下师生自发为女孩鼓掌。
  【自我反思:该女生读完,舞台上的同学、舞台下面的老师们均报以热烈地掌声,可是,我竟然就以一个单薄的“好”字表扬,又进入了下一首的朗读,这让我羞愧得要找地缝钻,实录几乎做不下去了。为了赶时间,欠孩子一个及时的赞美啊!再仔细听录音时,感觉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读出诗人攀登泰山、极目远眺的身临其境;读出远望、近望泰山时的赞叹;读出登至山腰时的陶醉;读出将要攀登绝顶的豪情。读得是真好啊!作为教师,我们真的不能只关注课堂的进度,而忽视学生的表现。】
  (又有学生举手。但有一个学生向我投来期待我给她朗读机会的眼神。我抓住了。)
  师:你的眼神很有期待感,请你!
  生读《登幽州台歌》。
  师:好,你读出了不见贤明君王的苍茫孤独。刚才三位同学主动举手把这三首诗读过了,它们都有共同的点。你们发现共同点是什么呢?
  生:登高怀远。
  师:都是登高怀远诗,这就叫登临诗。
  登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屏显】
  所谓登临诗,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楼、阁等)而情思涌动,赋诗兴叹,抒发自己的胸怀的诗词。
  像这样的诗词有很多,举个例子。
  学生在沉思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