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9790个字。
八一中学期中练习
【2018-2019北京市八一中学七年级上期中】
语文
学校姓名成绩
考
生
需
知 1.本试卷共8页,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答题纸和作文纸的指定位置认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试卷按照页码顺序整理,试卷、答题纸、作文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下面选择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填空题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基础综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共7分)
“大年夜,点灯笼,一盏一盏红彤彤,山村娃娃闹年夜,灯花照得脸儿红。”听着这动人的歌谣,你眼前是否出现了大红灯笼挂满街巷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每逢佳节,人们都会挂起这象征团圆的红灯笼,表达对生活“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在闵南语中,“灯”与“丁”谐音,家家户户都将“字姓灯”悬挂在屋yán下和客厅中,以求“人丁兴旺”。长辈们还会为孩子准备一盏灯笼,由私塾先生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就由此演变而来。
人们常常把对美好生活的qǐ盼写在灯笼上。比较传统的有“福”“吉祥”、“太平盛世”、“连年有余”“花开并蒂”等。当然,门庭、卧房等处的灯笼上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对联、格言,比如“一年之jì在于春”、“欢歌笑语四海澄”之类。
灯笼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成为中国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世界各地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花开并蒂tì 欢歌笑语四海澄chéng “长”字的第1画是:一
B.花开并蒂dì 欢歌笑语四海澄chéng “长”字的第1画是:丿
C.花开并蒂tì 欢歌笑语四海澄dèng “长”字的第1画是:一
D.花开并蒂dì 欢歌笑语四海澄dèng “长”字的第1画是:丿
【参考答案】B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屋yán qǐ 盼一年之jì 在于春
【参考答案】檐企计
3.初一年级举办了中秋节灯会。活动结束后,有同学意犹未尽,也想如上文所说,在自己的灯笼上书写对联。他只想出了上联“天上一轮满”,请帮他补充下联。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甘露被宇明B.秋色正平分
C.花好月圆年D.人间万里明
【参考答案】D根据对联词性相对,满是形容词,对应是明,“一”和“万”相对。
【句——修辞】
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①白云依依,轻风袅袅。②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③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④只见,锣鼓手端坐舟前,号子鼓点,时急时舒;桡手们聚集舟中,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把舵定航,胜券在握。⑤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⑥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
A. 第②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
B. 第③句把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
C. 第⑤句运用对偶的方法,描写了龙舟曲折前行、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凝练,节奏感强。
D. 第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龙舟赛热烈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惊赞叹,极具感染力。
【参考答案】C,解析,第⑤句中没有描写龙舟曲折前行,岸边是观众的呐喊声震天。
【句——语言表达】
5.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小明带着自制的月饼,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爷爷家过中秋。一进门,爷爷就乐呵呵地说:“我的乖孙儿来了,又长高了。”
在这个场合下,小明该说什么呢?下列回答最恰当得体的一句是( )(2分)
A. 爷爷好。才几天不见啊,我哪能长那么快,您一定是老眼昏花了。
B. 爷爷,我在家量过,没长个儿。这是我做的月饼,您快来尝尝吧。
C. 妈妈,听到爷爷的话了吗?回家赶紧给我量量,看我长高了多少。
D. 那太好了。爷爷您想我了吧?这是送给您的月饼,是我亲手做的。
【参考答案】D,回答得当既要尊重爷爷,同时也要体现出自己的孝心。
【文学常识】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节选自《一些印象》
B.《世说新语》——刘义庆——宋代——志人小说集
C.《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当代——代表作《我与地坛》
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参考答案】B,解析,刘义庆是南朝宋人。
【古诗】
7.古诗文默写,(共7分;(1)-(5)题每空1分,(6)-(7)题每空0.5分)
(1),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2)不知何处吹芦管,。(《夜上受降城闻笛》)
(3),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5),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6)在《<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7)国庆节期间,家住陕西的中学生小明随父母去北戴河旅游,他第一次见到了大海。海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面对此情此景,小明不禁想到了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的景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