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题,约9150字。
金山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
高三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2019年4月
第一部分 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5分)
(1)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 (柳永《________》)(2分)
(2)________,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1分)
(3)《琵琶行》第二段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弹奏琵琶技艺的高超。(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好高骛远,老师劝诫他,以下名句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诗是心感于物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必须经过思想或心灵的综合。
①非此意象不能生此情趣,有此意象就必生此情趣
②有见于物为意象,有感于心为情趣
③诗的境界是一个情景交融的境界
④这交融并不是偶然的,天生自在的
A.①②④③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第二部分 阅读(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3-7题。(15分)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①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层峦叠嶂架起了高速索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②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③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