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7940字。

  2018-2019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不完全统计,十一年来,“欢乐津门大舞台”已举办文化惠民演出3000余场,受惠群众近百万,被群众誉为家门口的“心连心”。
  B.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成就显著,其原因是因为社会各方团结协作的结果。
  C.昨日,区建工委组织了数名专家赶到新建的人民公园,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错怪了小李的大堂经理,事后懊悔不已,他总想找机会向对方道个歉、解释清楚,以便消除误会。
  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影响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B.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创作关注现实生活,语言清新刚健,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立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C.“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D.唐、宋是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其中“八大家”最为代表;明代中期,介于前后“七子”之间的“唐宋派”代表归有光成就较高;清代则以康熙、乾隆年间方苞、姚鼐代表的“桐城派”较为有名。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余秋雨《都江堰》文段,按要求完成小题。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