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60个字。
教案一
基本信息
案例名称 《短文两篇》
科目 语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主备教师 江西赣州七中语文教研组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和州做官期间住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但字里行间也流露了对现实社会的讽刺。
《爱莲说》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文章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文章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翻译全文,感知全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对美好的向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疏通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写作上的特点:托物言志、衬托、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朗读法:通过对文本的朗读,加强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觉和对文本的理解。
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探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从面达到对文本的探究与体悟。
品读法:品读赏析作品,让学生学习方法,获得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学习《陋室铭》
1.展示“陋室”外观图片,导入新课 老师展示“陋室”外观图片,引入新课。 学生观看图片,然后谈感受。 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作者,了解文体 1.老师介绍作者:唐代文学家,因支持王叔文的改革而被贬。他的散文清新活泼,富有韵味。本文是作者被贬到和州做官时在任上写的。
2.文体介绍:“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学生了解作者和本文的文体。 为理解文章内涵做好准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