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70个字。

  24 《河中石兽》导学案
  侣俸中学陶鸿中
  导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的观点。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3、发展和提升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质疑思辨能力。
  导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导学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导学课时:3课时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总第80课时)
  导学要点:
  1. 自主预习,检查预习
  2. 朗读指导,疏通文意
  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
  (一)预习步骤
  1、默读课题,揣摩本课内容;
  2、认真阅读课前提示及第一个注释,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听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不会读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4、反复通顺地朗读课文;
  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读课文,自主或合作完成预习检查题。
  (二)预习检测
  1、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纪昀(yún)(1724-1805),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沧(Cāng)州河干(gān)圮(pǐ)棹(zhào)
  曳(yè)            铁钯(pá)木杮(fèi)湮(yān)
  啮(niè)           掷(zhì)溯(sù)流臆(yì)断
  欤(yú)坎穴(xué)
  3、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圮:倒塌并:一起阅:经过,过了求:寻找
  竟:终于,到底棹:划船设帐:讲学,教书尔辈:你们
  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这湮:埋没
  耳:语气词,表示“罢了”颠:通“癫”,疯狂确论:精当确切的言论
  啮:侵蚀、冲刷坎穴:坑洞已:停止遂:于是
  溯流:逆流如:依照其:他的但:只
  臆断:主观地判断
  二、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让我们一起从中找出答案。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资料链接:纪昀轶事
  纪均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纪昀生性诙谐风趣,一生的主要精力,倾注于主持《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的编纂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撰写上。
  四、朗读指导,疏通文意
  (一)朗读指导
  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清楚。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 /数小舟,曳(yè) /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下,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