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640字。
五校联盟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无论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而言, 五四运动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与此相关联, 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近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之一。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新文化运动是否真的造成 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 应当说, 新文化运动的确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但这种冲击究竟是不是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断裂,恐怕是一个需要在更为宏大的历史 背景下加以认真考量的事情。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是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被迫起步的。对于后起的文化系统而言, 这种“ 外在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重要阶段, 因为没有这种外在冲击作为解构的力量, 要想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建构必然困难重重。对中国文化而言,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揭露批判, 可以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建廓清内涵的空间。同时, 正是通过“外在冲击”,源起于西方的科学、民主等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价值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并没有停留在被动接受外在冲击的阶段,而是在经历冲击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通过将现代化内化为现代中国文化生命的基本价值目标, 从而实现由“外在冲击” 到“ 内在转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文化运动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一方面, 新文化运动标志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冲击已深入到精神理念的层面, 在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解构达到了较为彻底的程度。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而在文化理念层面。由此,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 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 从而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 到“ 立” 的历史分界线。如果说此前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逐渐被由外而里不断解构的过程,那么, 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 文化保守主义者葚至是西化派的共同的理想目标, 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成为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由此,新文化运动也就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虽然并没有径直走上坦途, 但通过近一个世纪的曲折发展, 中国文化
不仅没有衰败,反而迎来了由复苏到兴盛的新发展。进入 21 世纪,随着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文化所内蕴的强盛生命力也在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尽管新文化运动中确实存在着对中国文化传统彻底批判的一面, 尽管这种批判曾经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了一定冲击,但它没有也不可能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 反而在“破”与“立”的双重变奏中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选自李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形成一定冲击,这种冲击是否造成了中国文化传统 断裂,还需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查。
B. 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落后东西进行批判,能为中国文 化现代化价值系统的重新廓清内涵的空间。
C. 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终于认识到中西更为深刻的差距不仅在 物质与制度层面而且在文化理念层面。
D. 藉着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 “ 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 五四运动不管是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中国文化方面,都是一个已经产生并会继续 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
B. 新文化运动是西方现代化将要对中国文化传统精神理念冲击的标志,它会对中 国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彻底解构。
C. 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由外到里不断地被解构和寻求现代重建这两个阶段,那么 新文化运动就是这两个阶段的分界线。
D.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彻底批判并没有造成中国文化传统的断裂,反而 成为了中国文化新的发展起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这种“ 外在冲击”对后起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这种外在冲击的解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后起文化的现代建构。
B. 新文化运动为 20 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此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经过艰难跋涉,最终迎来了新发展。
C. 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实现由“外在冲击”到“内在转化”转变的这一过程中, 新文化运动成为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D.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各种主义、派别的共同的理想目标而马克 思主义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主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 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 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 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 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