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1300字。
上海市嘉定区2019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 告子上》)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描写音乐短暂休止创造特殊效果的名句是: ,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在中国国际旅游节大会上,文化旅游部部长致辞,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 在金砖国家厦门峰会上,我国代表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达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愿景。
C.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校长勉励广大学子立志于学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D. 在中美贸易摩擦会谈中,谈判专家引用“风物长宜放眼量”希望转化视角对待双方关系。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刘汶蓉从相近的地理圈出发,审视中日韩三国在家庭观念上的迥异。她发现: , , ; ,中国社会代际间的观念冲突正在缩小,代际间的价值观隔阂呈下降趋势。
①韩国代际间则是疏离与亲密并存
②日本近年来的“青年贫困”现象很突出
③而在中国,我们的成年子女与原生家庭的心理距离其实很短
④因为日本的原生家庭和成年子女间的联结感相对较弱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二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艺术电影为何难以赢得大众市场
——从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引发争议说起 桂琳
①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下文简称《地球》)在2019年新年之际上映后引发了诸多争议。如果单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评论这部电影,它的探索是令人尊敬的,电影中的诸多艺术特质也值得电影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该片最大的问题是,当它将自身定位于走入大众市场的艺术电影,其制作定位和营销定位上都出现了失误。也正因为如此,围绕着它的争论也带来一种讨论的契机:什么样的艺术电影可能获得大众市场的认可,艺术电影又如何走向市场。
②美国电影史学家大卫•波德维尔认为艺术电影由于缺乏可识别的明星与熟悉的类型,就必然利用作者论的概念来整合文本。而在艺术电影文本中,作者代码的凸现正是通过对古典规范的违背,并从古典规范中偏离出来,比如一个不正常的角度,一个被强调的剪接,一种被禁止的摄影机运动,一种不真实的布光或场景变换等等。毕赣的第一部电影《路边野餐》十分符合波德维尔对艺术电影的分析,而《地球》对前作中的“荡麦长镜头”进行了强调与扩展,构成了其在艺术上的继续探索。
③但《地球》因为更大规模的资本投资,对票房的需求大大增加。为了这种需求,不仅加入了明星,还试图将类型元素融入影片之中,想借助黑色电影的类型惯例让《地球》具有更强的市场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