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20260字。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表达了曹操对贤才的渴求。(曹操(短歌行》)
  (2)《诗经•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水流与湿地都有边际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无边痛苦。(《诗经•卫风•氓》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这种人生虚无思想进行大胆否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茫茫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诗人忘情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答案】    (1). 青青子衿    (2). 悠悠我心    (3). 淇则有岸    (4). 隰则有泮    (5).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6). 齐彭殇为妄作    (7). 纵一苇之所如    (8). 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本题中应注意的字词有“衿”、“悠”、“淇”、“隰”、“泮”、“虚诞”、“殇”、“凌”、“茫”。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孤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邑
  C.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削减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无礼于晋                  敢以烦执事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D. 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
  4.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夫晋,何厌之有 D. 以乱易整,不武
  【答案】2. B    3. B    4. D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含义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本题中,B项,“鄙”应解释为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