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960字。

  山东省滨州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代代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往往都曾跨越漫长岁月,躲过无数浩劫。因朝代更迭、兵燹战乱而流散的书画典籍、工艺精品,不计其数。即便进入现代社会,文物也未能远离风险。日前,巴西国家博物馆突遇大火,拥有200年历史的博物馆同2000万件馆藏文物被火海淹没,留给世界一声叹息。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创,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记警钟:文物保护,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等遗憾发生时才想起找原因。
  如今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然而文化遗产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依然要画个问号。就可移动文物来说,展览策划越来越丰富,但文物安全保护意识则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些基层文保单位,由于资金、人员不足,管理意识不到位,藏品库房分类混乱,甚至连库房基本温湿条件都难以保证。而就不可移动文物而言,有些地区存在文物保护完全让步于城製市经济建设的现象,甚至出现“破坏性修复”。前有云接寺清代壁画被重绘成“现代动画”,后有辽宁绥中用少量水泥抹平“最美野长城”。督促落实“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等修缮原则,推广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任重道远。
  当然,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落实安全管理責任,更要从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展示、修复、保管等多方面蓄力。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摆脱了将文物修复工作视为土建工程的传统思维,在修缮文物古建的同时,开展33项研究课题,涵盖宫廷史、建筑史、工艺史等多方面内容,以期将保护转为记录,让研究成为常态。在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廷向更广范围,不仅包括对文物古迹保护前、中、后期的调研、监测与评估工作,还包括对文物古迹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划和保护。
  更进一步说,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应致力于挖掘其文化价值,为社区营造、城市建设、文明养成提供营养,以日本古刹为例,其建筑虽为国家文物受到保护,但仍可用作宗教活动场所,部分区城还可作为博物馆,陈列寺庙精华,以供游客参观,既实现了活态保护,发挥了一定社会功能,也增强了城市文化底蕴。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活化利用是一种保护,对其进行恰当数字化处理研究是一种保护,将其全面开放呈现给公众也是一种保护。这一类的保护,也需要公众素质的水涨船高。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刻,对文化遗产常怀敬畏之心,也是一种力所能及的保护。
  (马苏薇《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物是代代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
  B. 文物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之分,两者在保护原则方法等方面都有相应要求。
  C. 目前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但文物安全保护意识有待提高,预防性保护理念有待加强。
  D. 最好的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保护文物本身,而是要注重对文物文化价值的研究挖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展开论述,先强调其重要性迫切性,然后指出保护的方法。
  B. “巴西国家博物馆突遇大火”这一惨痛教训,说明了当前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C. 文章以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为例,意在强调文化遗产保护要多挖掘其文化价值。
  D. 文章在论述时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事例有中有外,使文章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先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往往都曾跨越漫长的岁月,所以保护难度很大。
  B. 对文物古迹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划和保护也应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C. 对文物的合理利用也是一种保护,所以要想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就要多办展览。
  D. 只要公众素质提高了,对文化遗产常怀敬畏之心,就能很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答案】1. D    2. C    3. 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腔
  马晓红
  “祥云闪闪起寒光,春风摆动草木香。竹帘高卷现神像,惩恶扬善把名扬……”
  这是秦腔。唱戏的是我二舅,一个在广东生活了三十几年的陕西农民,又矮又黑,粗胳膊大脚丫,宽肩膀厚胸膛,一看就是在地里摸爬滚打出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