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350字。

  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高分攻略
  白居易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便强调了写文章要关注社会现实的重要性,同样,聚焦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特点,也是高考作文特别是全国新课标卷一贯的命题理念,而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便是这一命题理念的典型题型。
  所谓时评,顾名思义就是对社会上的某一事件或话题进行评论,所以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试题材料几乎都与时事有关,一般有以下几个取材方向:一是某一具体社会热点事件,二是全社会关注的某一焦点话题,三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某一特有话题。
  此类试题的写作从阅卷现场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行文极易偏离写作任务、认识肤浅、内容空洞。其实考生只要坚守“锁定材料莫偏离,同类拓展莫单薄”的写作原则,便可轻易夺取高分。
  题型归纳题型 题
  题型归纳
  时评类任务驱动型作文,从试题材料的感情格调上来看,可分为三大类。
  一.肯定型
  所谓肯定型是指试题材料感情格调积极向上,体现时代主题,彰显时代核心价值,所以考生在围绕材料评论时,对此材料只能赞扬而不能质疑。行文思路大体如下:引述事件或现象(话题)——提炼所要评论的观点——评论所提炼的观点——回扣材料,发出倡议。
  【金题示范】
  【名师原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卢永根,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因罹患癌症,87岁的卢永根自觉时日无多,与夫人徐雪宾商量,决定捐出所有积蓄。2017年3月的一天,卢永根在夫人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其实,这样的“院士风范”我们并不少见。92岁的崔昆院士一件衬衫穿30多年,却累计捐款400余万元,甚至将自家的轿车都捐了出去;93岁的黄旭华院士55年没进过理发店,全靠夫人在家“帮忙”;已故的徐祖耀院士,起居室狭小不堪,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而他却累计捐出500余万元……
  对于上述人物的行为,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