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10字。
15 最苦与最乐
知识与技能
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1.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
重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
课文朗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1课时
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你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谈话)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犀利、凝练。著有《饮冰室合集》。
1.议论文小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
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论证: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2)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3)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2.解题:
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
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人生什么事最苦?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2.人生什么事最乐?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
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4.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结构。
结构:分总。
1.默读课文,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
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通过与贫穷、失意、老去、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