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13780字。

  2018学年第二学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考试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国的冬天,人们围炉煮茗,或吃涮(shuā)羊肉,或剥(bāo)花生米、饮白干,因为有地炉、暖炕,即使外面雪深几尺、风大若雷,也可以躲在屋里,过一段有劲的蜇居生活。
  B.现在在表面粘(zhān)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涨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
  C.肮脏的工业脚步使瓦尔登湖的水混(hùn)浊了,原先黑魆(xū)魆的林木不见了,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
  D.这时,我再也按捺(nài)不住,一面吩咐赶快备马,一面跑到池塘边去洗脸。池塘边柳丝上纤(xiān)细的树叶几乎全部落光,柳枝下的池水已变得清澈见底,冰冷砭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写作,要向经典作品学习语言。经典作品之所以千古传诵,不但因为它们是一个时期人文或文学的最高成就,也在于它们为后人提供了优秀的语言范式。【甲】《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宝玉黛玉初次见面时的对话,《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有关雪的描写,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对老葛朗台见到金子时眼神的描绘,托尔斯泰在《复活》开始时对法庭陪审团人物的介绍,等等,都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这种语言往往极为精粹形象,【乙】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极简洁的一个排字,既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又通过这个动作,点出了人物的境况和性格。
  经典作品的语言有借鉴价值,但如果只会借鉴不思创新,语言修养也很难提高。【丙】有创新意识的作者,才有可能让笔下的文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或遣词造句让人拍案而起,或场景描写让人刻骨铭心,或叙述抒情让人感同身受……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        B.精粹        C.拍案而起       D.感同身受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是从恢复和重评现实主义走向“无边的现实主义”之“新现实主义”,是在实践上推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蜂起的时代。
  B.人类是一个大家庭,人类如果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那么它就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而且它的“知识产权”也是全人类所有的。
  C.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小青马”群体蓬勃兴起,他们以年轻人特有的方式把国家荣誉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生力军。
  D.经历过大痛苦的人会变得空灵,变得圣洁,变得心胸宽宏。不论在何种风浪中,周广仁都坚守住纯善的心,通过钢琴来诉说对人生的热爱。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           ,             。              ,           。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
  ○1空作用于视觉                 ○2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   
  ○3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4静作用于听觉
  A.○4○1○2○3      B.○1○4○3○2      C.○4○2○1○3      D.○1○3○4○2
  6.阅读以下三个案例,请分条概括“当下年轻人社交”特点,并对这种“社交”现象作简要点评,其中点评不少于60字。(6分)
  某95后姑娘上周末刚参加了一场校友群的狼人杀“轰趴”,和旁边一个陌生女孩倾盖如故,玩游戏的间隙里聊兴趣聊学习聊感情,临走前还依依不舍地相互加了微信。可等回到宿舍,那个不久前还相互叫“宝贝”的微信名便从未点开,两人如同平行线再无交集。
  某00后女生因为追星加入了一个粉丝群,大家在群里聊爱豆聊得火热,分享每天的生活亲如姐妹。可热闹了一周,微信群便沉寂在几千行的列表里,只有偶尔的英语打卡和外卖分享。
  一位正在读研的00后男生曾在银行做过短期实习,起初,和比他大不了几岁的银行大堂经理聊得十分投缘。经理告诉他工作经验,他给经理分享大学趣事。不过实习期一结束,经理就变成了微信列表从未点开过的名字。
  (1)社交特点:                                                          (3分)
  (2)点评:                                                              (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