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10个字。

  意切情长助力人生走向诗与远方
  ——《诫子书》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诫子书》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小短文。这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学到的第四篇文言文,出自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诸葛亮集》,这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此文仅103字,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也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诸葛亮其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知识是“勾画出关键语句”“在喜欢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学会划段落层次的基础上把握文意理清思路”,预习提示鼓励参考注解与查阅工具书完成课文译读,通过朗读体会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教诲、无尽期望的深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重点词语名言警句积累法;
  3.对比阅读法:
  《诫子书》、《朱子家训》节选、《曾国藩家书》节选三则家书对比阅读。
  【教学目标】
  1.知句意,积词汇,诵名句。
  2.《诫子书》、《朱子家训》节选与《曾国藩家书》节选,对比阅读明异同。
  【教学重难点】
  1.知句意,积词汇,诵名句。
  2.《诫子书》、《朱子家训》节选与《曾国藩家书》节选,对比阅读明异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的化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诫子书》,看他是如何智慧的教诲与劝勉年仅八岁儿子诸葛瞻。
  二、译读
  1. 质疑问难,读出句意:
  预设:
  (1)重点字词句理解
  静:屏除杂念与干扰,宁静专一。
  俭:俭朴。
  淫慢:放纵懈怠。淫:放纵;慢:懈怠。
  险躁:轻薄与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
  治性:修养性情。治:修养。
  (2)句式理解
  ①双重否定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对称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2.句读分明,读出节奏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