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190字。
安徽省明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之三: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
②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乡太久以致儿童不识的情景寄寓着人生易老的深刻感触,这正是多少人老来还乡的共同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诗家喻户晓,也是因为诗中望月思乡的情景是天下游子都经历过的时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的无限启示,是人们在节物变换时常有的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王维的心情,又超出了时空地域的局限,为后人所共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勉励友人的高唱,又成为后代留别题赠的格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③这类诗歌多数是绝句,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民歌本来大多就是人民的集体创作,表现的是当时个人还没有脱离民族生活及其旨趣的思想情感,因而“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盛唐绝句取法于民歌的这一创作原理,同时又比民歌更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提炼出共同的民族情感。其语言之纯净,情韵之天然,体现了最高的诗应是最单纯、最概括并最富于启示的艺术本质。因而易记易诵,广布人口,历千百年之久仍能触动人心,又如才脱笔砚一般新鲜。
④与这类表现人生共同感悟的作品同样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其高峰也出现在盛唐。山水田园诗不仅以高雅的艺术品格成为后世绘画、园林等各种艺术的审美典范,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是全人类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唐代山水田园诗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本原因。
⑤中国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因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于晋宋之际,因而自诞生之初,就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内蕴。在老庄自然观的影响下,文人们认为宇宙万物的运转有自己的规律,自然之道蕴含在天地山水草木的变化之中。而要观察自然之道,必须使心胸澄明,在清虚静默的观照中“坐忘”,遗落一切,心灵与万化冥合。这就使山水田园诗形成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基本旨趣。因此表现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是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题。
⑥从南朝到唐代,与其他题材相比,山水田园诗的表现艺术发展得最为充分,而且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虚实、形神、意境、意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中国诗歌确立了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尤其盛唐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气势壮阔,反映了繁荣开明的盛世气象,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给人以生活哲理的积极启示,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其成就更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继的巅峰。
(节选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诗人之所以在百代之下还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是因为他们善于提炼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
B. 唐代山水田园诗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解决了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的问题,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C.唐代诗人以七言绝句来表现普遍的情感体验,既体现了其师法民歌的学习精神,又体现了其自身风格的创造精神。
D.创作取法于民歌的盛唐绝句,因其比民歌更自觉地提炼共同的民族情感,而使得其语言纯净,情韵天然,易记诵流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开宗明义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唐代诗人善于提炼普遍人情,表达共同感受,使之达到生活哲理的高度,今人亦生共鸣。
B.第二段引用李白、王维、高适等盛唐名家的诗歌,对比论证了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的原因。
C.第四段论说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第五段进一步指出山水田园诗以表现人对自然生命的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纯真为基本主题。
D.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述结构,从唐朝时期的绝句和山水田园诗两方面论证了唐代这一文学高峰给我们的启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继成就的唐代山水田园诗,作为唐代文学的高峰,给后人留下诸多借鉴和启示
B.盛唐诗歌之所以备受青睐,流传甚广是因为盛唐诗人们能概括人类普遍的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C.中国山水田园诗受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其创作者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使得山水田园诗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基本旨趣。
D.唐代山水田园诗既发展了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又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虚实、兴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巅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①一个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道。“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