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13840字。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8题,33分
  一、课内基础(33分)
  1.理解性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其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各方面都超过学生,因为韩愈认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而已。
  (4)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从正面论证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寡人之于国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意为不可滥捕滥杀,含有朴素的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
  (6)《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
  (7)《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杜甫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独自漂泊异乡的处境。
  2.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故地。如“自以为关中之固”中的“关中”指的就是这里。
  B.“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左迁”是贬职,升官极少用“右迁”一词;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语有“领”“兼”“摄”。
  C.古代学校又称“庠”“序”“太学”,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jiàn),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教学人员称博士、助教等,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
  D.“君子”一词出自《易经》,后被孔子引用并上升为士大夫和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君子”就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3. 对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仰头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点
  C.数罟不入洿池罟:网,此处指渔网 D.信臣精卒信:相信
  4.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序八州而朝同列
  C.①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②作《师说》以贻之
  D.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闻舟中夜弹琵琶者②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③填然鼓之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⑦席卷天下⑧吾从而师之
  A.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⑦/②③/④⑧/⑤⑥               D.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6.下列各组加点字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为(  )(3分)
  A.①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①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②或师焉,或不焉
  7.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组为(  )(3分)
  A.①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②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