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00字。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题号
  一
  (1—5) 二
  (6--18) 三  作文
  (19) 附加题
  1、2、3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四)
  说明:1.全卷共三大题,4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必须将学校、姓名、班别、学号按要求写在密封线左边空格内。
  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卷上,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分。
  一、 基础(24分)
  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0分                                       
  (1)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1分)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分)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两句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2分)
  (5)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yún yì(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2)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huāng miù(    )的画面。
  (3)花香鸟语,cǎo zhǎng yīng fēi(           ),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头发斑白,脸色肃穆,定定地望着笼罩山谷的V形石碑。
  B.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 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去掉“妙语连珠”)
  B.“一带一路”倡议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兴衰”改为“兴盛”)
  C.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去掉“都”)
  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掉“由于”)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材料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有资料显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约80多万亩,今年还在以平均每年4.8%的速度持续增长。在填埋、堆肥以及焚烧等三种垃圾处理方式中,主要采用填埋处理。
  材料二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英国每个家庭都有三个垃圾箱。黑色,装普通生活垃圾;绿色,装花园及厨房的垃圾;黑色小箱子,装玻璃瓶、易拉罐等可回收物。普通生活垃圾主要是填埋,花园及厨房的垃圾用作肥料,眼镜、家具等42种垃圾则由专门机构定期回收。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并不是全国统一的,每个地方政府都有一些不尽相同的垃圾丢弃规定,但都很细致,一本《垃圾分类》往往长达20多页。如果不严格地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
  (1)探究上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分)
  (2)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宣传标语的下句(2分)
  上句:践行垃圾分类  下句: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10分)
  (一)鱼我所欲也(节选)(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