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880字。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背诵全文。2.思维与审美:(1)深入感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要辨析;(2)体会本文“平淡自然”的艺术特点。
激趣导入
在1 600多年前,一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他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
(序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供给自己生活)。幼稚盈(满)室,瓶(盛粮食的器皿)无储粟,生生(维持生活)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求之靡(无,没有)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因为)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思念的样子)有归欤(语气词)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造作勉强)所得。饥冻虽切(急迫),违己交病(身心都感到痛苦)。尝从人事(做官),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感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庄稼成熟),当敛裳宵逝。寻(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请概括段意:交代本文写作的时间和背景,叙述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
(第一段)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何,为什么)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何,为什么)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漂摇放流的样子)以轻飏(飞扬,形容船行驶轻快),风飘飘而吹衣。问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