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40个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体味对话中人物语气,欣赏机智巧妙的论辩艺术。
3、欣赏庄子洒脱诗意、物我合一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培养语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通过揣摩语气反复诵读,欣赏论辩艺术
【教学难点】
理解“安”字的双重含义,感悟庄子偷换概念的巧辩;
欣赏庄子洒脱诗意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共同学习了柳宗元先生的《小石潭记》,其中一段对潭中鱼的描写相当传神,请一位同学背诵。在这一段中哪个字概括了鱼的状态?(板书:鱼乐),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就是由这两个字引发的。请大家打开课本117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板书课题),在老师板书课题的时候,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从课题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哪些关键信息。想好请举手。
明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从课题中找到人物、地点、事件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游玩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速读文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引导辨析是关于鱼乐不乐的论辩还是庄子是否知道鱼乐的论辩。
(二)明言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己理解文意。
2、小组内讨论,相互质疑解惑,班内讨论,师点拨“安”字。
借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沛公安在”两句理解安字具有“怎么,哪里”“哪里”这两层含义,并引导学生庄子对“安”字的偷换概念,此处为难点,可让学生多读几遍,加强体会。
3、同桌之间以白话文的形式还原两人的论辩内容,班内展示。注意:内容贴近原文,语气符合人物心理。
【设计意图】文言文学习应该包括三个环节:读文、明言、知意。一般来说,文言文的阅读应该首先进行读文这个环节,但是考虑到这个文本内容相对简单(连注释都很少),可能部分同学对“安”字的理解有些难度,所以把明言环节提前,先击破难点,让学生对辩论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其次,这篇文章以对话为主,尤其最后近似绕口令,学生有想演绎的欲望,所以设计了学生用白话文的形式还原对话,为下一个环节蓄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