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题,约12120字。

  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的哲学如一条  ▲  的大河,汹涌而曲折地奔流着。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哲学家,他们不仅提出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而且用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的语言进行极具个性的艺术化  ▲  ,至今都让人  ▲  。
  A.波澜壮阔   解释   拍案叫绝  
  B.波涛汹涌   解释   叹为观止  
  C.波澜壮阔   诠释   叹为观止  
  D.波涛汹涌   诠释   拍案叫绝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  ,  ▲  ,    ▲  ,  ▲  ;  ▲  ,  ▲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
  ①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③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
  ⑤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
  ⑥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⑤②③⑥④    C.②①④⑤③⑥    D.②③④①⑤⑥
  3.下列广告用语,在使用语境中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弘扬传统美德,爱心温暖千家。(慈善公益广告)
  B.纵使天涯海角,追寻油迹知晓。(XX汽车广告)
  C.一呼天下皆应,天涯若比近邻。(XX手机广告)
  D.花开堪赏直须赏,莫要折花空赏枝。(公园公益广告)
  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光懂得收藏素材还不行,那只是物理性的采集,你必须识别素材,你要与素材之间发生深刻的反应,就像化学实验室发生的那种“热反应”,如此,你才算是完成了个性化的“占有”。
  A.物理性的采集指写作者对素材进行有效合理运用。
  B.热反应是指写作者对素材应加以理解并灵活运用。
  C.个性化“占有”指写作者对素材要有独特的理解。
  D.写作不仅要收藏素材,更要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回君传
  袁中道
  回君者,邑人,于予为表兄弟,深目大鼻,繁须髦,大类俳场上所演回回状。予友丘长孺见而呼之谓“回”,邑人遂“回”之焉。回聪慧,耽娱乐,嗜酒。家有庐告田亩,荡尽,遂赤贫。善博戏,时与人赌,得钱即与市酒。邑人皆恶之。
  予少年好嬉游,绝喜与饮。邑人以之规予曰:“吾辈亦可共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