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0800字。
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1928年10月13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3000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幕。9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2000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史记•殷本纪》。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当上世纪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疑问。
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发掘的宮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1936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1950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布局严谨的“大邑商”逐渐清晰。复杂的路网、超过2000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心谈论的真实历史。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1928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殷墟发掘不同于前,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衔接。当时曱骨文已经发现近30年。殷墟作为甲骨文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已经20年,发掘殷墟已经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整个学术界的期待。其次,殷墟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第三,殷墟的发掘是连续性的。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共实施10次发掘。发掘的连续性,使得田野考古活动广受关注,学科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第四,殷墟发掘诞生了真正的考古学方法。1931年,梁思永在后岗确认的“三叠层”,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也是对现代考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
殷墟发掘是中国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主动接受和有计划实施,鲜明地塑造和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性格。
从殷墟出发,由此上溯更早的文明便有了坚实的支点。同样从殷墟出发,看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可以有更为清醒的认知。面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不寒而栗的祭祀坑,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孔子坚持要“复周礼”,而不是“复殷礼”。当然,殷墟也让中国与世界对话。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古史体系,已经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有了这些概念,商王朝、夏王朝才可以与古埃及的中王国、新王国相比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图坦卡门法老墓的意义;有了这些概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才可以与两河流域的欧贝德、乌鲁克和古巴比伦对话;有了这些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认同,也是对包括考古者在内的所有殷墟文化遗产研究者、守护者的肯定。韩国学者金秉模曾受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委托考察殷墟,他对殷墟留下这样一段评价:“殷墟是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殷墟不仅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对全世界人民同样弥足珍贵。”如今殷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节选自唐际根《殷墟发掘研宄的贡献》,原载201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墟的发掘意义非凡,它不仅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还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由于历史观的局限,司马迁写《史记•殷本纪》的时候,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
C. 如果没有1936年发掘的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就根本无法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D. 孔子不主张“复殷礼”,是因为见证了商王陵区祭祀坑里让人不寒而栗的层层叠压着的无头人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总述,中间五个自然段分论,最后一段总结,思路清晰,论据充分。
B. 文章主体部分,从证实商王朝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其他文明对话三个方面,论 证了殷墟发掘研宄的贡献。
C. 作者把殷墟发掘与中国学术界在此之前的考古研宄作对比论证,论述了殷墟发掘不同于前的四大特 点。
D. 末段运用引用论证法,引用韩国学者金秉模对殷墟的评价,是为了说明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 认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墟发掘是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学术界的期待,所以说,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
B. 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殷墟的发掘研宄,对中国考古学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C. 以殷墟为支点,往前,可以上溯更早的华夏文明。向后,可以更为清醒的认知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
D. 如果没有遗址、文化、古城等概念,中国可能无法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今年4月爆发的中兴制裁案让中国社会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核心技术发展。而目前我国电子科技产品中最核心的芯片CPU元件几乎都由欧美国家生产和研发,引发普遍担忧。8月14日,格力设立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正式进军芯片产业。8月31日,华为发布了下一代智能手机处理器海思麒麟980,是全球第一款基于7nm工艺的处理器芯片,创造了六项世界第一,为国产芯片的研发划上了重要的一笔。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