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小题,约10090字。
江夏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5月月考
语 文 试 卷
武汉市江夏区教学研究室命制 2019.5.22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之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七大题,共18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得答在“试卷”上。
4.答第Ⅱ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喟叹(kuì) 迟疑不决 鄙薄 (bǐ) 拈轻怕重
B. 猝然 (cù) 坦荡如砥 沮丧 (jǔ) 大气磅礴
C. 窒息 (zhì) 入不敷出 褶皱 (zhě) 望眼欲穿
D. 焦灼 (zhuó) 高官厚禄 瞥见 (biē) 鸦鹊无声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迷人的田野 着四千年蚕桑的浓厚气息,宁静的乡村 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热闹的古镇 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神韵和魅力。
A.隐含 彰显 散发 B.散发 隐含 彰显
C.隐含 散发 彰显 D.散发 彰显 隐含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下,加快“无废城市”的建设是共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B.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全面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全国性高考加分。
C.我国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
D.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及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描绘和歌唱人民。
B.归根结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
C.今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向全体市民奉上了“免费旅游大餐”:在大年初一对市民免费开放了11家景区。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持身份证入园的游客超过15万人次。
D.苏轼的《水调歌头》纵览古今变迁,横贯天地流转,是一篇久负盛名的浪漫主义杰作,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①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②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